原创 清新脱俗可达鸭

冤家宜解不宜结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匈奴第九任单于且鞮侯上台,匈奴政局动荡。

听到风声后,战争狂人汉武帝派人照会年轻的且鞮侯单于,汉使一上来就翻老底:

当年我们高祖被你们匈奴人围在白登,高后被你们单于写信羞辱,这些奇耻大辱,汉朝人民至今不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高祖刘邦

自古人与人交流也好,国与国谈判也罢,无外乎法律有利谈法律,道德有利扯道德,道德法律都不利那就拍桌子。

汉匈酣战百年,汉武帝既不痛斥匈奴历次侵略的罪恶行径,也不索要被匈奴抢去的财富和人口,而是追溯一百年前没法消解的“君父之仇”

这与其说是谈判,倒不如说是通知匈奴:准备接战吧!

此时摆在且鞮侯单于面前有三条路:一是逃跑,二是迎战,三是认输。

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且鞮侯单于选择认输,原因不复杂,匈奴人被打怕了,再打下去亡国灭种是早晚的事。

最绝望的是,逃跑还跑不过汉军,二十年前匈奴人曾被霍去病一路追击到贝加尔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霍去病若再不收手,匈奴人只能转进北冰洋了。

为释放善意,且鞮侯单于高调宣称汉武帝是他的长辈,并放回所有被扣押的汉使。

此前汉与匈奴打打停停,休战时双方互派使节打听对方底细,打起仗来又不约而同地不讲武德,把对面的使节扣留。

严格地说,匈奴单于的认爹行为并不是信口胡诌。

在汉初,因国家百废待兴,为稳住边境形势,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先后派遣多名汉女前往匈奴与匈奴历代单于和亲。

按辈分来说,汉武帝倒确实是年轻的且鞮侯单于的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刘彻

题外话,几十年后匈奴被汉军一斩为二,北匈奴远遁欧洲,南匈奴投降内附,在今天的山西、内蒙古一带建立自治区。

又过了两百年,西晋因“八王之乱”衰落,时任匈奴首领刘渊(没错,他姓刘)建国,国号为“汉”,还发布了“讨晋檄文”,文中赞扬“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这段话冒顿听了会沉默,伊稚斜看了会流泪。

垂死梦中惊坐起,蛮夷竟是我自己。

说回西汉,汉武帝充分肯定了匈奴人讲政治、识大体的认爹行为,伸手不打笑脸人嘛,哪有长辈和晚辈动手的道理呢?

孙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昔日卫青霍去病尚不能彻底消灭匈奴,若能用和平方式解决边患,不失为一条良策。

汉使苏武

为表达善意,汉武帝决定派使节远赴单于庭,送回己方之前扣留的匈奴使者。

在使节人选下,汉武帝颇费了一番心思。

汉使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国际政治错综复杂,两国交往,前脚觥筹交错后脚刀兵相见的事司空见惯。

更何况强汉周边四夷没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出使蒙羞,失去的不只是使节的自由或生命,还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经再三斟酌,汉武帝选中了四十岁的郎官苏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武

苏武来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苏建曾多次随卫青北征匈奴,在战争中屡建奇功,被封为平陵候。

沾父亲的光,苏武得以入朝为郎。

所谓郎官,高情商:皇帝的生活秘书。低情商:帮皇帝喂马遛鸟。

年过四旬,苏武始终没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此次被选中,体现了汉武帝对匈奴“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精华:

所谓胡萝卜,皇帝生活秘书亲自出使,充分表达了汉朝对和平解决汉匈两国边境问题的诚意;

所谓大棒,派来的秘书是匈奴人梦魇卫青将军心腹的孩子,匈奴人,你们还记得被帝国双璧支配的恐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汉武帝授予苏武和副手张胜中郎将的官职,还给苏武派了一名叫常惠的秘书。

汉武帝对苏武出使寄予厚望,亲自把代表国家的符节交到他手上,此时苏武的心情,我想用唐代诗人李贺的话来总结: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精汉的暴走

苏武带着汉朝举国上下的祝福和汉武帝赏赐给且鞮侯单于的珠宝踏上旅途。

此时他并不觉得这次出使有什么风险,宣读诏书、发放礼品、缔结合约一气呵成,不出意外很快就能回到长安,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惜生命中永远存在特殊的意外。

到达单于庭后,苏武很快感觉不对劲。

且鞮侯单于收下礼物后就要打发苏武回国,绝口不提之前的认爹行为,连最基本的待客之道都没有,更别说缔结和约了。

初次出使的苏武不知如何应对,便决定启程回国,可他没想到自己已被卷入匈奴国内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中。

自武帝上台以来,匈奴与汉交战败多胜少,受汉文化影响,且鞮侯单于的麾下精汉不在少数,其中有两人名叫缑王与虞常。

昔日这两名同志跟随浑邪王,在霍去病的重拳出击下投降汉朝,随后便化身匈奴奸,屡次调转枪头讨伐匈奴人。

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作战中二人双双被俘,被迫“投降”匈奴。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缑王与虞常过惯了汉地安稳富足的生活,内心深处早把自己当成了汉人,在匈奴吃风沙、割水草的生活度日如年,无时无刻不想找机会归汉。

他们的思维后来由关羽创造成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身在曹营心在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

听说汉朝派使节来访,缑王与虞常认为是天赐良机,便制定了如下归汉计划:

先刺杀之前投靠匈奴的汉奸卫律,再绑架单于的老妈,之后回归大汉怀抱。

不讲政治的后果

随后虞常悄悄跑到汉使驻地,因不认识苏武,他只得找到曾经的老朋友、副使张胜,将计划和盘托出:

我知道天子很恨汉奸卫律,我现在有办法除掉他。

我没有其他愿望,我的老母和兄弟还在汉地,只希望您回国后在陛下面前为他们美言几句,我就知足了。

写到这里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一个匈奴人,心向华夏,身陷敌营数年不忘初心,为汉朝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怎样的精神?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强汉的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虞常的慷慨陈词,张胜不假思索就表示认可,还赞助了虞常一笔启动资金,放心去干吧,大汉人民是你坚实的后盾。

也许是为了揽功,张胜没向苏武汇报虞常的惊天之举。

按今天的话说,张胜的行为是典型的不讲政治,无组织无纪律,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汉使团的最高首领苏武从始至终被蒙在鼓里。

屈节辱命,何面目以归汉

一个月后,且鞮侯单于外出打猎,缑王与虞常决定动手,可惜兵马未动便遭遇手下告密。

怒不可遏的匈奴贵族们火速镇压了这次政变,缑王阵亡,虞常被俘。

缑王和虞常的造反行动称之为闹剧毫不为过,他们的力量满打满算只有七十多人。

且鞮侯单于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们造反是哪来的动机,又是谁给的勇气,想来想去怀疑到汉使团头上。

因没有证据,且鞮侯单于指定差点小命不保的卫律审讯虞常。

虞常集团政变失败的消息很快传到汉使营地。

眼见纸包不住火的张胜只得向苏武坦白一切,冤大头苏武反应吓了下属们一跳。

他决定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武

苏武认为事情已经发生,匈奴人不可能相信自己对虞常的行动一无所知,与其白白受辱,不如自杀以全名节。

事后诸葛亮地说,苏武的想法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若苏武自尽,只会落得个“畏罪自杀”的口实,但从这个细节不难体会苏武“国家名誉大于个人得失”的赤子之心。

在张胜的竭力劝阻下,苏武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而另一头,虞常屈打成招,供认汉使团是幕后主使,苏武、张胜身陷绝境。

怒不可遏的且鞮侯单于决定将苏武为首的两百多名汉使全部处决,属下纷纷表示反对:

这次汉使来访的起因不就是我们被打怕了吗?

我们杀汉使,就是给对面的刘彻递刀子,您忘记了当年我们被霍去病追到贝加尔湖的惨状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活人比死人有用,刘彻最爱面子,若苏武投降匈奴,才是给刘彻一记响亮的耳光!

冷静下来的且鞮侯单于表示同意,并派“过来人”卫律去劝降苏武。

苏武听完卫律的话,义正辞严: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卫律还没反应过来,苏武拔出佩刀自杀殉国,被吓坏了的卫律赶紧把苏武抱住,并火速传来医生。

医生赶来时,苏武已经失血休克,幸好匈奴医生医术不错,在积极抢救下,苏武缓缓醒来。

汉使的统战价值

碰了一鼻子灰的卫律把苏武自杀未遂的消息告知且鞮侯单于。

苏武宁死不屈的气节深深打动了且鞮侯单于。

汉匈交战百年,匈奴奸数量远大于汉奸,大批匈奴人宁要汉地一张床,不要漠北一套房。

如果能把苏武这样的忠义之士收归麾下,对匈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奴

于是且鞮侯单于改变策略,大力改善汉使团的人居环境,三天两头派使者慰问苏武,在匈奴人的悉心照料下,苏武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且鞮侯单于很快听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病床上的苏武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再以死殉国。

坏消息是苏武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归汉,以完成使命。

自残轻而易举,活着才需要勇气,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苏武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可惜忠臣义士终归是少数,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层出不穷。

在苏武养伤期间,在且鞮侯单于的软硬兼施下,张胜选择投降。

汉奸具有皈依者狂热,抛弃了国家和民族的人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没有底线,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丑恶行径具有合理性。

为搞定苏武,张胜和卫律演了一出双簧。

有一天,卫律召集苏武、张胜开了一场审判大会,会上卫律痛斥虞常造反,不待虞常反驳就将其一刀斩首。

随后卫律宣布张胜伙同虞常造反,该当死罪,但我们单于至圣至明,对投降的人既往不咎。

卫律举剑要砍张胜,张胜“慌忙”跪下,表示愿意投降。

卫律剑指苏武:

副官有罪,主官也要被问责!

苏武骄傲地俯视着面前的汉奸:

他们的计划我根本不知情,我又不是他们的亲戚,凭什么要我背锅?

恼羞成怒的卫律举剑而起,佯装要砍苏武,迎接他的是苏武愈发坚毅的眼神。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卫律宛如变色龙,对苏武笑脸相迎:

苏君,我和你一样都是汉使出身,归顺匈奴后,单于赐予我高官厚禄,现在我拥有的牛马堆积如山,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只要你肯归顺,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活着才有输出啊!

苏武一言不发。

卫律又说道:

好汉不吃眼前亏,今天你要是不归顺,恐怕以后就见不到我们了。

卫律的汉奸言论彻底激怒了苏武,苏武爆发出宇宙最强音: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雄风

这段话无论怎么翻译都没有原文这样大义凛然的气魄,苏武严正警告匈奴人:

杀汉使的南越国,现在是大汉忠诚的岭南九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平南越

杀汉使的大宛王,头颅被挂在长安城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平大宛

杀汉使的朝鲜国,被汉军火速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朝鲜四郡

匈奴的灾难,将从杀死我开始!

弱国无外交,苏武一席话彰显汉使的统战价值,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

信仰的力量

束手无策的卫律只得回报且鞮侯单于,且鞮侯单于无能狂怒,把苏武关进地窖,断水断粮。

且鞮侯单于幻想苏武会在饥饿和寒冷中屈服。

他低估了他的对手,他面对的是高山,是丰碑。

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苏武,他用衣服上的羊毛和地窖里的雪水充饥。

几天后匈奴人发现苏武还活着,这个震撼的消息传遍大漠南北,匈奴人开始盛传苏武是神仙,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毅力?

北海牧羊

且鞮侯单于进退两难,便把苏武发配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临行前单于告知苏武:

你能让公羊生出小羊,我就放你归汉。

苏武轻装前行,带在身上的只有出使前汉武帝给他的汉使符节,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武牧羊

一年后,汉使蒙难的消息传回长安,不出苏武所料,怒不可遏的汉武帝派李广利讨伐匈奴,斩首一万多人。

又过了几个月,余怒未消的汉武帝再次派李广利、路博德和苏武的好友李陵出征。

忠诚的意义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嫡孙,为一雪祖父未能封侯的遗憾,李陵决定剑走偏锋,他夸下海口,自称率五千步兵可以踏平匈奴王庭。

被霍去病当年七百轻骑斩首单于庭惯坏了的刘彻相信了李陵的妄语,李陵孤军深入,在斩首匈奴一万多人后兵败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陵降匈奴

此时苏武在贝加尔湖艰难度日。

西伯利亚的冬季严寒逼人,平均气温达零下三十八摄氏度,且鞮侯单于为了折磨苏武,严禁匈奴人给他供应粮食。

苏武只得到处挖掘地鼠和采摘果实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撑苏武活下去的是那支符节,苏武每天杵着符节放羊,没过多久符节上的毛全部脱落,只剩一根光秃秃的杆子。

一根掉了毛的汉节,便是苏武唯一的信仰——国家尊严、民族大义!

他始终没有忘记昔日对天子作出的承诺:不辱使命,持节归汉。

李陵投降后,被且鞮侯单于派往贝加尔湖打友情牌劝降苏武。

李陵摆下宴席款待苏武,并对苏武语重心长地说:

子卿(苏武字子卿),单于是真心想让你归顺匈奴。

你已经没有机会归汉了,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的爱国之心又有谁看得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加尔湖

你到死也不能归汉,白白在没有人的地方让自己受苦,即使坚守信义又有谁能看见呢?

皇上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你的哥哥和兄弟都因为得罪他被迫自杀,不是你对不起国家,是国家对不起你!

我来的时候,你的母亲已经去世,貌似你的妻子也改嫁了。

而你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也生死未卜。

人生苦短,何必让自己受罪呢?

你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刚投降的时候,也为自己背叛大汉而痛不欲生,归顺过来不也照样活得好好的?

现在皇上老了,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杀人全家,你就算回去,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啊!就听我一句劝吧!

苏武答道:

没有皇上,我不会有机会代表国家出使,能够有机会报答国家的恩情,上刀山下油锅我也无怨无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刘彻

为国家而死,就像儿子为父亲而死一样,没有什么值不值得!

李陵又接连劝了几天,苏武以死相逼:

如果您再劝,我就死在你面前!

李陵感动和羞愧交织:

真英雄!真义士!我和卫律才是千古罪人!

令敌人感动的胸怀

依靠草根、树皮和地鼠坚持了五六年后,苏武终于过上了几年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打猎。

苏武表示自己会编打猎的网,还会矫正弓弩。

对折磨自己多年的敌人,苏武依旧能做到不卑不亢和坦诚相待,他如贝加尔湖般宽广的胸怀深深打动了于靬王。

这个匈奴男人决定向苏武供给粮食、衣物。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于靬王病逝,渔猎在贝加尔湖周边的匈奴部落趁火打劫,抢走了于靬王送给苏武的财物,苏武的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苏武在贝加尔湖煎熬时,汉朝陷入“巫蛊之祸”的严重内乱,无暇北顾。

时间一天天流逝,苏武的信念却愈加坚定——持节归汉!

又过了几年,汉武帝去世的消息传到贝加尔湖,苏武每天都面向南方大哭。

昔日送我出使的人已经死了,我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苏武不负汉,汉不忘苏武

苏武没有背叛大汉,大汉也没有忘记苏武。

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登基后,托孤大臣霍光派人前往匈奴探寻苏武的下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奴人不愿意把这面忠义的旗帜送回去,便耍滑头说苏武已经去世。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匈奴人的答复显然不能让霍光和汉昭帝满意,汉使不依不饶,三番五次向匈奴索要苏武。

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上,一位同样忠诚的小人物再次登场,他就是当年苏武的秘书常惠。

常惠悄悄约见汉使,告知苏武还在人世,并为迎接他们归汉出了一个小主意。

第二天汉使跑去责问单于:

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着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贝加尔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这番说辞漏洞百出,可在匈奴人心中,矢志不渝坚守十九年的苏武本就如天神一般。

既然汉人知道苏武还活着,再隐瞒下去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单于召回还在贝加尔湖牧羊的苏武,苏武见到汉使,老泪纵横。

上一次见到国人,苏武四十出头,此时他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

英雄归汉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白发苍苍的苏武带着那支符节和同他一样有坚定信仰的九名汉使回到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茂陵拜祭汉武帝:

苏武此行不辱使命!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和铮铮铁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忘却富贵,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