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古老的璀璨文明,文化艺术众多,数千年的传播,使得它们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瑰宝。在文化艺术中,古代文学无疑是重要一环,从众人熟知的诗词歌赋到四书五经,文学对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文明延续的根基,同样,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像文学所包含的对联,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都能用到。比如:对联,每逢新年,老百姓都会贴春联、请福运。春联的内容一般为新年愿望或祝福语,这些红底黑字或者金字的对联,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联自古就有,古人常以吟诗作对为乐,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对联就是他们文学交流的方式。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两人互相比拼对联,以此,来衬托其博学多才。可以说,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想要做到出口成对,还真是难度颇高。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有次在街上碰到了好友,两人都是博学之人,自然免不了一番热聊。二人一路边聊边走,一直到一处松树旁,眼见这松树高大,其下适合休憩,苏轼便建议好友,于树下喝酒博弈。这时,一阵微风拂过,树上有几颗松子落到了棋盘上。苏轼灵光一闪,想要考一考自己的好友。

他遂开口道:“今日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若未答出,应当罚酒一杯。”说完,苏轼就晒出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好友只是淡然一笑,显然对于下联成竹在胸,他侧目望向河边垂钓的老人,缓声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此联一出,苏轼赞口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文长在小的时候,曾因聪颖过人,被称为“神童”。在他所在的县城,有个大贪官徐知县,每年过寿老百姓都免不了向他交钱。徐文长闻此,便写了一副对联:“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黑天”,并差人给这位徐知县送去。

徐知县看了对联,当即大怒,命人将徐文长抓来,徐文长不愿妥协,于县衙门前击鼓鸣冤。徐知县便说:“你不是喜欢写对联吗,那今天本官就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本官就放了你;若对不出,则重打二十大板。”徐文长当即接受比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知县上联为:“雾锁山头,哪个尖峰敢出?”徐文长沉思许久,却想不出好的下联。知县脸上满是得意,正准备命人大刑伺候时,忽然一道日光射在徐文长脸上。他抬头望去,发现是县衙大门上的铜钉脱落,露出几个洞,这才有阳光射透进来。

看着前方光柱,徐文长顿时豁然,开口道:“日穿钢板,这条光棍难拿”知县闻此,哑口无言,旁边又要那么多百姓围观,他自然不能反悔,只好将徐文长放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北宋时期,也曾有关对联趣事。当时有一个书生进京赶考,中途赶路至深夜,便寻得一处客栈住下。晚上拿出书籍阅读复习,没多久便觉得头晕脑胀,书生觉得这是考试前过于紧张,还是出门散下心吧。

于是,他便到街上随处溜达,没走多远,便看到不远处人群簇拥,甚是热闹。出于好奇,这位书生也凑了上去。到了近前,才发现是当地大户人家招亲,不过,招亲方式既不是抛绣球也不是比武,而是比拼对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正楼上挂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虽然,踊跃者很多,但显然给出的下联,都不符合小姐的标准,以至挂了数天,迟迟没有寻到对出下联之人。这位书生待了片刻,自觉才疏学浅,便转身离开。

几天后,这位书生到达京城,进入考场。主考官非常爱惜人才,他临时起意,想要用对联来作为考题,考验一下众人,上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考场中的这位书生先是惊诧,继而大喜,当即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完整承接上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结束后,这位书生飞速赶到当晚招亲的那户人家,说出下联。富家小姐看到能有人对的如此工整,立刻迷上了这位书生,二人也如期成亲。没多久,京城传来好消息,因书生考场对出下联,被录取为进士,如此双喜临门,一句对联成就了人生两大美事。

而这位书生后来更是平步青云,官至宰相,他便是王安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有许多富人,如同官老爷一样,有着三妻四妾。他们的老婆皆是貌美如花,从民间购买而来。许多富商的小妾年龄比其女儿还要小,许多平民家庭为此陷入苦恼与怨恨之中,他们不愿意将女儿卖给富商,但是,又斗不过富商势力。

随后,还是女子给家里出了主意,如果他们碰到富商时,可以出一上联“老牛吃嫩草”,看对方如何接上。这种讽刺意味强烈的上联,足矣令大多富商知难而退。这个典故经过数千年的流传,一直传到了今天,网友们纷纷加入对下联大军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好马不回头”、“鲜花插牛粪”等诸如此类的下联层出不穷,知道你心中对出了怎么样的五个字,不妨与小编分享,互相PK谁的最好。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

『《王安石对联娶亲》、《中国的对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