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俄罗斯(RT)5月6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召见英国驻俄大使并发出明确警告,如果乌克兰使用英国提供的导弹袭击俄罗斯领土,俄方将对英国进行报复。

这是对英国外交大臣、前首相卡梅伦5月2日在访问乌克兰期间所发表言论的回应。卡梅伦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宣布,英国将每年向乌克兰提供30亿英镑(约合37.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允许乌克兰用军援计划中的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英国政府网站上的一份声明称,军援包括“精确制导炸弹、防空导弹和100个机动防空小组的装备”。

卡梅伦表示,在他到访基辅时,部分军援已经同时运抵乌克兰。

“乌克兰有权这样做(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卡梅伦说,“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境内发动攻击时,你应该理解,乌克兰有权选择如何进行自卫。”

《华盛顿邮报》称,卡梅伦的言论标志着“英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发生了急剧转变”。俄罗斯外交部也表示,俄罗斯将卡梅伦的言论理解为“事态严重升级的证据,也证明英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基辅方面的军事行动”。

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由于担心被卷入俄乌冲突,一直禁止乌克兰军队使用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乌克兰至少名义上一直是在使用自己的武器系统,如自杀无人机,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英国转变态度是打算“入坑”“下场”乌克兰吗?这是英国的举措,还是北约的试探?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官方作出反应前,路透社以“核对某些细节”的理由撤掉了相关稿件。而且撤稿行为本身还很不正常地成为西方媒体转发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俄罗斯外交部对英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根据普京总统指示,俄军总参谋部已开始筹备将于近期举行的南部军区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目的是保持部队人员和装备在战斗中使用非战略核武器的状态,以回应某些西方官员对俄罗斯的挑衅言论和威胁。

看来不管卡梅伦的言论是不是北约的试探,俄罗斯都选择“接受挑战”亮身家。

5月6日晚,在俄外交部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后,普京与俄政府各部门的高级官员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总结本届政府的成果,感谢官员们的共同努力。俄总统表示,总的来说,在现政府的领导下,俄罗斯找到了应对历史挑战的方法,并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

“最后一次”是因为根据俄联邦宪法,俄罗斯政府将在总统就职仪式后依法辞职,内阁成员转为代理职务。随后,普京将根据宪法启动新一届政府的组建程序。他在会议上表示,希望各部门集中精力,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相关工作不会出现停顿。

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五个总统任期。俄罗斯政府依法辞职。随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确认,普京本届总统任期内的首访国家是中国。

正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之前所提议的,“我希望您(新任期的首访是)去东方,而不是西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真的要下场吗?

英国真的要下场吗?

目前来看,“卡梅伦的表态”更像是英国保守党在英国地方选举当天丢出的“舆论炸弹”,希望能够凭借出格的表态,占领媒体版面,“秀一波存在感”,试图通过“站在全力支持乌克兰的道德高地上”获取更多选票。

这符合西方的竞选逻辑,也能解释为什么西方媒体会“撤稿”。

实际效果很可能南辕北辙、完全相反,大批英国民众看到媒体的报道后,意识到“选保守党,要上战场”,改变了自己的选择,把票投给了在野党。

执政14年的英国保守党在英国地方选举中遭遇了40年未有之大失败——在英格兰地区107个地方议会选举中,丢掉了473个议席,只剩513个议席,不但少于工党(1140个议席),甚至落后于自由民主党(521个议席)。在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1个城市的市长选举中,工党拿下10个,保守党就剩下1个。

根据选举前的民调显示,保守党(22%)的支持率虽不如工党(44%),但至少要比自由民主党(9%)高得多。卡梅伦的狠话“瞬间吓走了”多少选民?不过,这不是卡梅伦第一次诱发“投票大失败”,只是重现了“脱欧公投”而已。

工党领导人斯塔默在媒体面前,用“历史性”“压倒性”“超预期”等词汇来形容本次地方选举的结果,可见他都没想到保守党会在选举当天选择“用七伤拳殴打自己——伤上加伤”的神奇战法。

他公开敦促苏纳克立即启动大选,“我们受够了你们(保守党)的衰落、混乱和分裂,我们想要改变”。

按照相关规定以及英国选举委员会确认,本届议会将在12月17日前解散,下一次全国大选将不晚于2025年1月28日举行。英国首相苏纳克已经承诺将在今年下半年解散议会、举行大选,意味着今年英国政坛就可能“改朝换代”。

虽然工党曾表态如果上台,英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会改变。但工党领导人斯塔默也曾被曝光,一边大声喊“坚定支持乌克兰”,一边借口说自己在伦敦北部价值100万英镑的房产里没有足够的多余空间,拒绝收留乌克兰难民。

“支持和支持是不一样的。”

有趣的对比

有趣的对比

5月2日到5月7日,俄罗斯和英国在国际政治领域“打的几个回合”非常有趣,值得细品,很有启发性。

(1)这份俄罗斯政府向英国政府发出的最后通牒,是即将辞职政府(俄)发给一个即将下台政府(英)的。真要出事,两方面都有“最后的台阶”(上一任政府的话已无效)可以使用。

俄罗斯政府虽然即将辞职,但政策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新政府会继续在同一个普京的控制下继续“向东转”。英国政府同样即将下台,英国却面临改朝换代的巨大变化,从经济政策到英美欧关系,都有可能出现方向性的“动荡”“摇摆”。

(2)隔空交手的双方,都是试图用外力推动国家内部力量的转变。

俄罗斯在用“西方亡我之心不死”“对西方只能强硬”来统一内部势力,推动国家整体向东转。英国保守党则试图用宣传“正在与大敌俄罗斯硬碰硬”的办法,给自己带上“战时政府”的光环,结果完全失败。

(3)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要看经济。

俄罗斯要开展非战略核力量演习,除了回应北约的试探外,还是针对英国的讽刺。因为英国在2016年、2024年连续两次用核潜艇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失败,使外界对英国的核威慑能力产生了质疑。

央广军事当时就曾报道,“海基核力量是英国唯一的核威慑力量。试射失败后,虽然英国国防部发言人坚称,作为英国国防基石的核威慑力量依然安全、可靠和有效,但连续失败后,英国的核威慑能力还剩几成?”路透社对此事的评价是,“对于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力量的国家来说,是一尴尬。

英国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持续多年的经济不好,军费不保,去工业太成功,维修效率减半,维护费用加倍,还没有人愿意参军。今年1月5日,英国媒体披露,英国海军司令部在网络招聘平台上发布招聘广告,希望找到一名海军上校,担任英军潜艇部队的指挥官,年薪15万英镑,服役期2年,还有机会晋升少将,“大英海军在线等,有意者速来!”

从某个角度来看,英军,尤其是英国海军,绝对不怕俄罗斯嘲讽,他们已经练出了足够厚的脸皮。

而在英国选举中,保守党陷入“必须喊出极端口号,刺激选民投票”的窘境,根本也在于英国经济的疲软。近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0.3%,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英国媒体都承认,英国经济正陷入“技术性衰退”。经合组织对英国今年经济的增长预测也从2月份的0.7%下调至0.4%,落后于绝大多数七国集团成员。保守党能够自夸的闪光点,可能只剩“援乌”了。

俄罗斯正好相反,今年前2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全年增长有望超过3%,实施战时经济措施、推进“向东转”战略像短期兴奋剂、长期滋补品正在改善俄罗斯的经济基本面。

这才是英国保守党政府“高调发声高调删帖”的原因,也是俄罗斯咄咄逼人发最后通牒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