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 徐爱国 樊红民

审计的价值重在发现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各地农商银行所开展的审计项目多注重于结果性审计,而一些非显性的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则选择“视而不见”。过程式审计通过对重点事项的重点环节运用多维求证方法,聚焦靶点,还原追踪,可以提高审计发现的精准性。

过程式审计发现问题的动因透析

从一些农商银行揭示的案例来看,越是有利可图的事项,材料做得越像模像样,但往往一个关键“过程”被操控,其他与之相关的一切皆为陪衬与摆设,原本的结果必然偏离轨道。针对现实中的过程违规问题,有的管理者可能因对下属过分信任,被表象所迷惑;有的陷于其中,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有的不以为然,觉得问题不严重。关键环节的操作人员,对违规事项有的心知肚明,心照不宣,习以为常;内部审计人员习惯就事论事,仅按制度流程来比对查找不足,只要满足制度流程要求的,纵然发现不合事理,但也不当作是问题。

统筹解决过程式审计问题的方向选择

(一)审计路径的选择。江苏省联社设立多家区域性审计中心,放大行业职能优势,承办辖内各家农商银行自行难以审计和不愿审计的项目。一是整合辖内优质审计力量。对各农商银行的优秀审计人员按业务特长进行分类,统筹安排使用,这样可保证各类审计项目人才齐备。二是主推本地审计人员回避制度。审计人员跨区域开展审计,让审计人员不受内部因素干预,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三是在过程还原中发现目标。可与多个同一事项的内外部多个当事人联系,对事情的主要经过进行求证。通过多人背对背还原当时情景,找出不愿回答及回答不一致之处,重点进行核查。四是拓宽过程式审计的范围。对容易有利益输送的资产买卖、招标采购、委托代理、信贷资金、财务费用等事项,有重点地实行过程式审计。对于一般事项,也应有选择地进行过程式审计,防止“小鼠患”不断而被人为忽视。

(二)岗位设置的选择。一要堵塞制度漏洞。对重要制度的修订,可交由内控部门进行,让实施部门回避,并请专业的外部机构来评审其合规性,从制度设计上堵塞漏洞。二要合理拆分权力过度集中的业务。要让制度来管人,拆分是为了形成岗位相互制约,避免重要岗位被人为把控,消除一个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三要把责任心强的人选择到要害岗位上。在选人用人上,尽量安排品行正、原则性强、口碑好的人到要害岗位上。要加强重要岗位后备人员的培养,防止因人员变动而措手不及。

(三)后续整治的选择。审计发现问题,固然重要,但只是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审计问题事后整治到不到位,预后效果如何,更有讲究。要从制度流程方面下功夫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一是从制度流程上进行反思,不能仅对当事人问了责就画上句号,要挖除病根。如果审计发现问题是制度流程的缺陷导致的,整改的重点是修改完善制度流程,堵塞漏洞,杜绝类似问题的继续发生。如果缺少制度流程的,必须限期修订到位。二是把握好对违规问题关联人问责的尺度。对未尽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人员,要同违规经手人“一视同仁”处理,因为他们的履职不尽责,助长了他人违规违法的胆量。审计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等重要,对审计应发现而未发现的,事后被其他检查发现的,对失职渎职的审计人员也要从严问责。三是对审计发现效益的再监督。因过程式审计发现的问题具有隐蔽性,发现之后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再监督很有必要。不光要看既有问题如何整改,并对其进行评价,还要对审计之后经办的类似事项是否按整改后的新要求执行,继续通过过程式审计进行验证,检验整治后的真实成效,对仍有不到位的情况,要不惜下“猛药”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