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别具意义。

首次实行军衔制度。

军中上下,无不对此怀着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妥善安排此事,各大军区都进行了摸底,了解官兵们对军衔授予的态度和意见。

中南军区,干部们正忙着挨家挨户地走访询问。

“咱这些老革命,能侥幸活下来已是万幸。”

一位老军官拄着拐杖,眼神哀戚,缓缓说道。

“同胞们那么多牺牲了,我们何德何能啊?”另一位说。

轮到孔庆德时,他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

“啊,给什么算什么吧,能授予校官就不错了,大校、上校、中校,都行都行。”

语气谦逊而平和,丝毫不见任何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授衔结果出来,孔庆德大感意外,竟给自己这么高的军衔。

孔子第73代直系后裔

1912年春天,一阵阵啼哭声在保宁村里响起。

曲阜的乡亲们都知道,老孔家又添了一个男丁。

这个男婴便是孔庆德,孔子的第73代直系后裔。

保宁村地处曲阜郊野,是一个布满黄土味道的小村。

村民们世代沿袭着祖先的生活作风,保守朴素,安分守己。

孔家作为后裔,虽不富有却颇有口碑。

尽管如此,随着时代变迁,家境也一落千丈。

祖上那点积蓄,早已所剩无几。

全家的生计,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点。

转眼间,孔庆德的叔叔和婶婶相继离世。

一间瓦房和一小块荒地,便全都转到了他们家。

眨眼之间,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之后,竟只剩下三间土坯瓦房和一亩荒芜田地。

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穷人的艰辛。

春天,村里的野草和树苗,也渐渐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这时候,孔家人就会背着竹篮子钻进田野。

寻找那些可食用的野菜和嫩叶充饥。

将这些野菜洗净,和一点盐用开水焯一焯,就是全家人一顿中饭的全部菜肴了。

野菜略显苦涩,却意外地香。

夏天,田间的青草和树木长得极其茂盛。

孔庆德便给主家割草,换取一些微薄的报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的他瘦小单薄,手里的镰刀几乎比他个子还要高,而回报则往往只是几个小小的铜板。

有时,实在没有办法获取粮食时,孔家人只能煮树叶果腹。

他朝思暮想着,将来能够走出这赤贫的生活,过上好日子。

虽然穷,但一家人在一起,是苦难日子里唯一的星光。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那一年,父亲招待几位远方的好友。

谁知,不久后,父亲突然被扣上“勾结土匪”的帽子,押进了曲阜城牢狱。

日日夜夜受尽折磨。

没过多久,一个讯息如惊雷般传来,父亲已在狱中离世。

失去了全家唯一的顶梁柱。

孔家顿时雪上加霜,家徒四壁,连温饱都成了奢求。

母亲只得带着几个孩子上街叫卖,或在附近地主家帮佣。

然而这点收入,根本无法养活一家老小。

孔庆德也不得不四处打零工,做一些苦力活计。

就在这年,北伐战争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社会环境骚动不安。

国民党的第46师占了曲阜,在当地大肆征兵。

孔庆德,毅然决然地前去参军。

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最绝望的时候,命运却为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那一年,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魏孟贤。

魏孟贤是孔庆德的营长。

还是黄埔一期优秀学员,更是一名地下党员。

魏孟贤对孔庆德十分器重,常常会在训练之余,谆谆教导他一些先进思想和革命真理。

1931年2月的一个凌晨,寒风凛冽。

年仅19岁的孔庆德,正在营房里熟睡,忽然被魏孟贤摇醒。

魏孟贤神情肃穆,压低了嗓音对他说:

“孔庆德,我们要起义了,你跟我一起去吧。”

这就是后世有名的“六安兵变”了。

魏孟贤领命对守备在六安城的柴洪儒部,发出了起义通知,号召他们离开国民党反动派,共同加入工农革命军。

两人带领一小队战士。

在雪夜中爬上了六安古城的城墙,一路厮杀,终于突破了重围。

一路行军,不时传来阵阵炮火的轰鸣。

有几次,国民党的机枪手朝他们狂扫,子弹就如同冰雹般落下。

孔庆德拼命护住魏孟贤,几次躲过了死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之时。

他们已经顺利抵达了麻埠根据地,终于与工农革命军的主力会合了!

把那门大炮抢过来

加入我军后,孔庆德如鱼得水。

1938年1月,宁晋县大杨庄一带阵云密布,硝烟四起。

一支日军精锐开进了这个小村,人数达到300余人。

拥有重武器和一门由天皇亲自赏赐的大炮。

这门大炮品相极佳,威力惊人,可是日军的宝贝。

就在不远处,孔庆德正紧盯着日军动向。

夜色笼罩下,孔庆德带领几名战士潜伏在黑暗中,小心翼翼窥探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一抹金光在月色下一闪而过。

正是那门大炮。

孔庆德几乎是下意识地倒抽了一口凉气,那可真是件稀世珍宝啊!

回到营地,孔庆德出了个惊人主意。

他将手下众人召集到一起,神秘兮兮地嘀咕道:

“兄弟们,今晚我们去把那门大炮儿抢过来!”

话音刚落,营房里一片哗然。

那可是日军的宝贝啊,防守之严可想而知。

但看着孔庆德坚毅的神情,众人心中也燃起了一股莫名的豪气。

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很快,一个小分队很快组建。

大家都屏息凝神,小心翼翼穿过茂密的草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行动进展顺利时,一个不小心发出声响,惊动了日军。

“快撤!”

孔庆德低声下令,话音刚落,枪声就在夜色中炸裂开来。

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孔庆德和战士们的机警反应力也让人叹为观止。

一场短暂的枪战,待日军主力赶到,那门大炮已被拖走了!

“扣”到了极致,却心怀群众

转眼到了1952年。

孔庆德,出任了中南军区炮兵部队的代理司令。

这个职位对于他而言,责任重大且辛苦,但孔庆德仍是一如既往认真细致。

无论是战斗指挥还是军队建设,都不遗余力。

虽说位高权重,但孔庆德的生活,却从未有半分改观。

他依旧穿着那件陈旧的旧棉袄,在背后镶了一块块破布补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身破衣服,已陪伴了他十几个年头,却仍旧舍不得丢弃。

哪怕买件新上衣,他也会觉得几十块钱太贵了。

但2008年那场汶川大地震来临,孔庆德却义无反顾地拿出了5000元捐款。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

自己“扣”到了极致,大灾大难面前,却心怀群众。

医药代表的会议,孔庆德直截了当:

“军队的经济不是很充裕,有困难,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两点:

一个是不要掺假,不要购买那些假药;

二是不要把药买贵了。”

55年大授衔

1955年的北京,金桂飘香,暮秋时节。

在中南海红墙黄瓦,一场隆重的授衔仪式正在举行。

孔庆德被授中将军衔,并荣获三个一级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到了2010年9月的尾声。

百岁的孔庆德,在武汉一家医院与世长辞。

亲朋好友们都哭成了泪人儿。

只有孔庆德安详地闭着双眼,过去的一幕幕,彷佛在脑海中重现:

破衣烂衫的穷苦儿、手持钢枪的淬火战士、肃立军营的炮兵司令...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

是啊,他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从乡间小子到英勇将军,是他用一生的行走诠释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