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8日,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法院小董法庭联合小董镇综治办、司法所、中花村委开展诉前联合调解工作,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让老人老有所依,乐享晚年,也化解了兄弟间由此引发的矛盾心结。

『案件详情

老人陈爷爷已年过八旬,生育有四个儿子。事情起因是老人的大儿子到法庭反映,其四弟已半个多月未回家照顾老人,兄弟几人因赡养父亲产生了矛盾纠纷,经司法所、村委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只好来到法庭寻求帮助。

法官助理施成兰耐心进行接待并询问情况。经了解,兄弟个人口头协商依次轮流赡养老人一个月,但四儿子以家庭成员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分配不明为由迟延履行赡养义务,引发其他兄弟几人的不满。法官助理随即开展明法释理工作,表示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承担赡养义务不得附加条件,也不以分得财产为前提,“没分得财产就可以不赡养义务”的观念是错误的,应按协商好的赡养方式履行义务。但老人的四儿子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诉前联合调解

为消除兄弟间对立情绪,修复亲情关系,更妥善处理赡养纠纷,小董法庭运用“诉前联合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当地村干部了解当事人家庭情况的优势,邀请当地综治办、司法所、村委会以及法院驻村干部共同开展调解工作,最大程度避免激化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办法官叶一智运用“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方式,耐心倾听各方心声,从亲情伦理、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释法说理,最终兄弟四人放下成见,就父亲的赡养、医疗以及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使用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书面调解协议,妥善解决兄弟四人的矛盾,也让老人晚年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签署书面调解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谢法院干警做的调解工作,让我们赡养父亲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当事人向法庭干警表达了感激之情。

小董法庭一直坚持“以庭和万家”,探索“因地制宜”柔性化解家事矛盾的法治方式。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服务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温情。

文 | 施成兰

图 | 曹雪妃、周智邦

编辑 | 苏冬梅

审核 | 梁业盈

【2024年第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