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进入关键阶段,现任总理莫迪收到印军“捷报”,但他恐怕高兴不起来。因为让他担心的事,还在后面。

一、莫迪收到印军“捷报”

据外媒报道,印度政府宣称,印军在与本国的反政府武装交战时,成功击毙了至少12名武装分子。

报道称,这个反政府武装被称为纳萨尔派。印军收到该武装分子头目,聚集在比贾布尔地区的情报后,就迅速封锁了该地区的一片森林。

随后,双方展开激战。2名印军士兵被土制炸弹炸伤,12名武装分子的尸体也在冲突后的搜寻行动被发现。

目前,印军仍在这一地区进行搜寻行动,试图找到“漏网之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军“打死至少12名武装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印军这份“捷报”传来的时机相当微妙。

要知道,当前正值印度大选的关键时刻。而印度国内的反政府武装问题,一直是反对派攻击莫迪的重要议题之一。

现在,印军送上“捷报”,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莫迪的选举压力。

不过,莫迪恐怕高兴不起来。

二、印度国内的最大威胁是它

道理很简单,一次两次的“胜利”,难以撼动纳萨尔派。该反政府武装仍是印度国内的最大威胁。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从印度共产党中分离出来,这支武装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多年来,纳萨尔派以“为农村地区的穷人而战”为旗号,与印度政府军进行游击战。

其主要活动地集中在相对不发达的印度中部和东部农村。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红色走廊”。据悉,所谓的“红色走廊”横跨印度中部、南部和东部各邦,实际控制面积高达92000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

虽然该武装只有几万人,武器装备更是不如印度政府军但他们的存在还是让印度政府头疼不已。

纳萨尔派时不时地发动袭击,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而且,他们采用的是非常灵活的游击战术,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人少,往山里一钻,就不好找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这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印度政府军的打击。

正因如此,印度政府对该武装展开的清剿行动,都以失败告终。双方的交火,也给印度政府军带来了不少伤亡。

而且,为了报复印度政府,纳萨尔派会在清剿行动结束后,进一步加大袭击频率。

显然,纳萨尔派的存在,给印度国内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这当然不是印度政府想看到的。

其实,也有人给印度政府出主意,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纳萨尔派暴力问题。

毕竟,事实已经证明,单纯的武力镇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印度政府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一点。印度前总理辛格就曾明确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真诚地谈判,同时就双方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要让他们相信,政府不会抢走他们的土地或其他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前总理辛格)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印度政府怎么可能轻易向纳萨尔派“低头”?再说了,双方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分歧,谈判难度自然小不了。

更要命的是,纳萨尔派久剿不灭的背后,藏着更让印度政府担心的事实。

三、让莫迪担心的事,还在后面

那就是印度国内有着滋生、壮大该武装的“肥沃土壤”。

不然的话,纳萨尔派也不会在印度政府持续打击的情况下,存活几十年。

据悉,纳萨尔派的基本目标就是,赶走地主、重新分配土地,从而保证当地穷人的收入。

要知道,印度深受种姓制度的影响。即使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印度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那种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姓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很多所谓的低种姓民众因此备受歧视,难以摆脱贫困的生活和低下的社会地位。

为穷人“撑腰”的纳萨尔派,无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此外,纳萨尔派推行男女平等。

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这意味着,纳萨尔派更容易受到女性的认可,她们会支持,甚至成为该武装的一员。

而以上两个问题,无疑会给印度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换句话说,如果印度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得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压力大概率会落在莫迪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压力或落在莫迪肩上)

虽然印度大选还未结束,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莫迪赢得连任的希望很大。

要知道,莫迪在竞选时,可是夸下了海口,要在2047年达成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

毫无疑问,这一竞选宣言给莫迪带来支持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化为了压力。

然而,解决这些问题谈何容易?

毕竟,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且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更不要说解决它们了。

看来,莫迪有一场硬仗要打。我们也只能祝其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