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3日讯孩子进入青春期,经常逆反,甚至会和家长对着干。这种“对着干”的行为,其本质是孩子在争取个人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当孩子成长到某个阶段,开始有能力行使这些权利时,如果家长仍然过度干涉,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表现出顶嘴、反抗、不服从等行为。他们在用这些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应有的权利,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如果家长和孩子长期陷入这种“权力之争”,不仅消耗大量能量,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为了帮助家长们破解这一困局,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凤霞,从专业角度分析和解答,如何更好地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图与本文无关

一、父母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产生过多的担忧和焦虑,其实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感会让父母陷入对孩子过度控制的漩涡,试图通过掌握权力来消除内心的不安。对于这样的家长,自身的成长尤为重要,首先要回溯自己的原生家庭,去疗愈内心的创伤。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摆脱过去的阴影,减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当我们能够以更加平和、理智的心态去面对孩子时,才能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二、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决定是先休息再开始做作业,还是先完成作业以后再享受自由时间。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有了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完成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选择却让孩子感受到了一种参与感和自主权,他们更乐意执行。

同时,要避免过于绝对和强硬的态度。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请求时,通常会直接说“不行”。这样的回应看似维护了家长的权威,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在这种情境下,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忽视、被压抑,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反抗和冲突。所以,应当尽量避免采用极端的方式,而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