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对人体的侵害小到皮肤,关节引发湿疹痔疮,筋骨疼痛……大到侵蚀五脏,肝胆脾胃,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所以,“祛湿”是永远的健康话题。

寒湿:寒邪和湿气阻碍气机运行
湿热:身体受湿邪和热邪侵袭
痰湿:
脏腑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衡,水湿停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级湿气不用吃药,常做这几个食疗方,对症方法有效祛湿。

三种类型湿气 对症 祛湿

1/湿热

主要表现:面红、口臭口苦、舌苔黄腻、头晕耳鸣、食欲减弱、脘腹满闷;湿热患者大便黏腻,有臭味,小便有排不尽的感觉,而且颜色很黄。

湿热的出现考虑是外邪相侵,阳气郁结化热导致的病症。湿热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上火,仅仅靠降火茶,可能会祛热,但不能祛湿,所以要祛湿退热双管齐下。湿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利湿。

冬瓜薏米鸭肉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薏米30克,芡实20克,陈皮6克,鸭肉、连皮冬瓜各250克,生姜、精盐、胡椒粉、植物油适量。注意将薏米、芡实、陈皮和鸭子煮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

这个汤特别适合湿热症候的人群。

祛湿去热的食物里冬瓜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的功效最强。鸭肉本身性寒,有清热健脾的功效。再加入薏米,味甘淡偏凉,入肺肾经,同时具利水、健脾、清热的作用。

2/寒湿

主要表现:头脑昏沉,机体沉重,手脚冰凉,皮肤容易出油,没有食欲,舌苔有齿痕,舌质暗淡白腻,大便不成型一般无臭味,容易腹泻。

寒湿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导致,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导致脾阳受损;受风寒外侵,气血运行受阻导致。若要解决湿寒之邪,就要祛湿温中。

山药薏米茯苓粥

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

寒湿体质的人应该吃温热、健脾祛湿的食物。山药薏米茯苓粥有健脾益气、祛湿升阳之功,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慢慢消失。

3/痰湿

主要表现:容易困倦,出现耳鸣;面色淡黄,少血色;肚子大,而且肉很松散;四肢容易浮肿;不爱喝水,喜欢甜腻的食物;舌头肥大,舌苔厚,齿痕明显。

痰湿多由各种病因导致,使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就会影响脏腑功能,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化痰祛湿来调理。

二芽神曲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炒谷芽、炒麦芽、神曲各10克,大米50克。制作时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熟时调入白糖,二芽神曲粥有健脾胃、化痰湿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寒湿体质论扶阳." (2014).

[2]王琦等. "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 21.2(2006):3.

百草益寿

让您随时获取中医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