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反映革命英雄事迹的影视作品中,《铁道游击队》是非常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也早就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部电影中队长刘洪的艺术形象取材于铁道游击队的前后两任队长洪振海、刘金山。其中洪振海牺牲于危机四伏的战争岁月,而刘金山建国后被授予上校军衔,病逝后也长眠在自己战斗过的枣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院里的军礼

《铁道游击队》中队长的名字叫“刘洪”,来源于洪振海和刘金山这两个人的名字组合。当初的艺术创作者之所以给主人公取了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用这个方式来纪念那支斗智斗勇、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部队。

“铁道游击队”这个名字并没有真的存在过,但其人物、事迹却都来自真实事件的改编。其原型的真名叫做枣庄铁道队,顾名思义,就是以枣庄一带作为主要活动区域、针对日寇铁路网络、铁路运输开展斗争的游击队伍。后来附近地区几支相似的队伍也合并进来,组成了人数更多、实力更强的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就是这个大队的首任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唱的一样,当时的游击队员们“爬飞车”、“搞机枪”、“闯火车”、“炸桥梁”,以铁道作为敌后斗争的主战场。他们在日寇赖以运输的交通要道上神出鬼没,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劫夺各种军用物资,令日寇感到焦头烂额、防不胜防。

五十年代这部电影首映之时,曾经有一位身穿军装的沉默男子也坐在观众席的人群中。电影拍得精彩,情节进展也是扣人心弦,因此整个电影院里,一开始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沉默的军人。

直到电影演完、银幕上打出“剧终”、观众起立鼓掌的时候,这位军人也站起来,向观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位前往首映场观看的军人,就是队长“刘洪”的两个艺术原型之一、第二任铁道大队长刘金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的那个军礼并不仅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为抗日事业英勇牺牲的首任大队长洪振海、以及曾经奋勇战斗过的所有队员。

洪振海和枣庄情报站

洪振海出生于1910年,原名洪衍行,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滕县人。在他的老家,经常都有装载煤炭等物资的列车经过,因此他从小就和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一起,跑到铁路上拣煤渣。等到观察得多了、胆子也大了,他也逐渐掌握了一套爬火车、扒煤炭的本领,人送外号“飞毛腿”。

山东有煤,枣庄也开办了不少煤矿,于是从19岁那年开始,洪振海就经人介绍到枣庄大井当了矿工,在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中间逐渐累积了广阔的人面。这对他此后积极响应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成为铁道队的骨干成员,无形中都形成了十分重要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初,枣庄被日军侵占。洪振海受中共地下党员王福根介绍,加入了当地人民组织的抗日义勇队。从这年10月份开始,由于他十分熟悉铁路、车站的种种细节情况,他被派遣到枣庄矿区附近的陈庄建立秘密情报站,本人担任了情报站的站长。

这对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也熟悉铁路的他来说,可以说是从小就习惯、驾轻就熟的活儿。他以当地普通老百姓的面目出现,装作在铁路上捡拾煤炭、扒火车顺点小物资,实际上却是以此为掩护,留心观察获取日伪军的种种情报。

关于敌方的兵力调动部署、后勤供应、武器补充、物资调动,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一一被他打探到手,从中分析出值得关注的情报,再源源不断地送往抗日义勇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抗日义勇队在硬实力远远不及对方的情况下,情报方面却占据了上风,得以成功避过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还能及时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铁道游击队”诞生

洪振海一手负责的情报站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到了1940年初,由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改编而成的八路军苏鲁支队决定成立以铁道为主要战场的抗日武装,洪振海被任命为队长。

为了解决鲁南军区经费困难、枪弹匮乏的紧迫问题,洪振海锁定了一趟敌人运送物资的列车,决定趁夜劫车,抢夺列车上的武器物资为我所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详细侦查后定好的行动计划,洪振海带着新成立的铁道队队员飞身扒上了火车。洪振海一马当先,一枪击毙了日军司机,随后便操纵列车停了下来。车上还有二十余名敌军,也被队员们迅速消灭。

这次突袭从侵略者手中夺取了8万多元现款,还有长短枪支数十支、手炮机枪等武器。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初出茅庐的行动之中,我方没有出现一例伤亡。

第一次行动不但解决了军区缺乏武器物资的燃眉之急,更是一炮打响了铁道游击队的赫赫威名。此后,洪振海更加细心地做自己那份矿工的工作,甚至还得到了矿井日本人的赏识,将他从下井的矿工“提拔”为杂活工,让他有机会出入日本人大本营,有机会获得更多情报。

“飞虎队”与“飞毛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后,附近地区的几支铁道游击队也被统一合并进来,合编为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洪振海继续担任这支队伍的大队长。

战友增加了、实力更强了,这支队伍打的漂亮仗也越来越多。在运河支队和微湖大队的配合作战之下,铁道大队仅用很短时间便拿下了微山岛,为鲁南地区的抗日武装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为解决被服厂遭敌破坏、部队急需冬装的困难,洪振海带领大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摘掉了敌人的两节车厢,车上的布匹被全数缴获。凭着此前和日寇打交道的经验,洪振海料定日军一定会来报复,便刻意将卸掉货物后的空车厢停放在铁轨上。果然不久后日军的巡逻队便乘车赶来,撞上了作为障碍物的空车厢当场脱轨,撞死敌军三十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英雄事迹多次登上鲁南的报纸,人民群众交口赞誉,将铁道队称作“飞虎队”,队员个个都是“飞毛腿”。

1941年底,千余名日伪军突然包围袭击铁道游击队驻地黄埠庄村,洪振海突围时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后被鲁南军区政治部追认为正式共产党员。

刘金山:到铁路上去打鬼子!

不同于首任大队长洪振海从小就对铁路上的事情“门儿清”,刘金山并没有类似的经验和优势。他最初加入抗日义勇军,是抱着保卫家乡、打击鬼子的想法,后来又随着部队成为八路军苏鲁支队的一名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一天,队里的一位老同志和他谈话,问他:金山同志,你愿不愿意到铁道大队去?刘金山最初听到此话一头雾水,闹不明白去铁路上能干些什么。老同志便详细向他解释了一番,铁道大队的使命主要是破坏敌人交通线,让他们运兵运物资都无法顺利,这也是在打击侵略者。

一听此话,刘金山心悦诚服,很快就服从安排调到了铁道大队,成了铁道游击队的一员。

虽然满怀热情,但要能够在铁道上得心应手,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践学习和经验积累。刘金山第一次随队行动,目睹巨大的铁家伙高速飞驰时,自己也忍不住目瞪口呆。

在最初的时间里,有了周围老队员的提点和带领,刘金山的战斗技能进步很快。有经验的老手教他如何用大树堆在铁路上逼迫司机停车,又应该怎样剪铁丝网、怎样扒火车、怎样才能最快最准地把列车里的敌人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击杀日军少佐高岗

1941年夏天,日寇因为多次在铁道大队手上吃亏,决定要展开针对性的“围剿”,派来少佐高岗专门负责此事,同时也加强了铁路运输线沿线的防卫。

敌人仗着兵力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放话要在一个月之内“剿灭”铁路上的游击队伍,为了抓捕铁道队员和知情群众,日伪军在整个鲁南地区疯狂肆虐,许多爱国群众或被逮捕、或遭毒手。

铁道大队掌握了相关情报之后,决定先打头脑,潜入枣庄县城杀死高岗。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很快确定了高岗在县城的居所、保卫情况、出入规律等等重要情报,定下了行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金山等几位参与行动的战友装扮成贩卖货品的小商贩,进入枣庄县城,趁着夜色摸到了敌营之中的高岗居所附近。当时仍有敌军在巡逻、放哨,这几名铁道队员沉住气耐心等候,一直等到时近凌晨、对方防备松懈,才一举冲进高岗办公室。当时高岗仍在办公,尚未来得及掏枪反抗便被击毙。

1941年底,首任大队长洪振海壮烈牺牲后,刘金山成为铁道大队的第二任队长。他们牢记着牺牲战友们的战斗意志,坚持打击日本侵略者,铁道游击队威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鼓舞,争着想要加入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的铁道游击队

他们在铁路上的斗争一直坚持到1945年下半年,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各地日军部队开始通过各种交通方式收缩撤退。刘金山率领的铁道大队针对当前局势,在沙沟等地设下路障布好埋伏,等待着乘火车撤退的日军自投罗网。

他们的预料一点都没错,果然有一列载着千把日军的列车被他们截了下来。眼看遭了伏击,已成丧家之犬的日寇选择投降。这一仗,铁道大队缴获了山炮、轻重机枪、步枪弹药等大量武器战利品,大大增强了己方力量。

抗战胜利之后,这支“铁道游击队”也完成了自己的阶段使命。从1946年开始,遵照上级指示,刘金山率领的铁道大队编入地方部队,随军南下,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作战等重大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金山依然担任解放军某团团长,在江苏省某军分区担任司令员职务,并在评授军衔时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1999年,刘金山以九旬高龄在苏州走完了传奇的一生,死后被葬入位于枣庄的铁道游击队陵园。

参考信息:
《铁道游击队首任大队长洪振海》;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8期
《威震敌胆的铁道游击队大队长——记“刘洪”原型洪振海》;党员干部之友;2021年5期
《邀请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之子刘宁讲父辈打鬼子的故事》;中国火炬;2022年2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