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俄罗斯对乌克兰6个州的电力基础设施发动大规模袭击,多个发电厂严重受损。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了此次袭击,称该袭击是为回应基辅攻击俄电力设施的企图。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乌克兰近12个能源基础设施,造成3座火力发电厂严重受损,多个地区停电。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表示,由于电力短缺,它将实施限电措施。该公司还警告称,如果晚间用电量继续上升,可能会对全国的家庭用户实施紧急停电措施。

根据乌克兰当地媒体的统计,俄军出动了包括截击机、战略轰炸机、水面舰艇与潜艇和地面机动式导弹系统,发射了包括X-101和X-555空射远程巡航导弹、X-47M2空射高超声速导弹、3M14系列舰载和潜射巡航导弹、X-59和X-69空射隐身巡航导弹以及Shahed-131/136攻击无人机等在内的弹药。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在社交账号上发文宣称,在当日凌晨的防空作战中,乌军成功拦截了其中39枚导弹和20架无人机,包括33枚X-101/555巡航导弹、4枚3M14巡航导弹、2枚X-59/69巡航导弹。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称,拒绝评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关于有人筹划暗杀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声明,并表示很难说该局的信息真实可信。佩斯科夫向记者称:“我无法对此发表评论。正如大家所知,总的来说,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信息很难说是真实可信的,所以我无可奉告。”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近日表示,拘留乌国家保卫局两名上校,据称他们企图暗杀泽连斯基。乌国家安全局表示,这些特工的计划包括对泽连斯基和其他乌克兰高级官员进行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的兵力,越发减少,不得不做出“赶鸭子硬上架”的行为,自2024年初,暂停了对18岁至60岁乌克兰籍男性的签证办理等领事服务,试图征用国外的乌克兰男性。乌克兰若无法妥善解决兵源不足的问题,必定会在战场上落于下风,而如果有其他国家的军队入场,则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无论俄乌政府如何取舍,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惨痛的代价的,都是两国民众。希望双方还是以和平谈话为主,尽快化解矛盾。

这次能源设施袭击事件已经是近一个半月内的第5次大规模袭击。频繁的袭击事件给乌克兰的能源供应体系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乌克兰和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应对,采取措施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面对电力系统遭受的严重打击,乌克兰能源部长发出,要求民众节约用电。他指出,当前电力供应面临严重挑战,民众意识到用电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节约措施。节约用电可以减轻电力系统的负担,还能够降低停电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电网运营商DTEK称这是"乌克兰能源行业又一个极其艰难的夜晚",并称俄罗斯袭击了其三座热电厂,还说"设备受到严重损坏"。运输运营商乌克兰铁路公司报告称,基辅控制的赫尔松市的"民用铁路基础设施"遭到袭击,铁轨和车站受损,导致交通中断。利沃夫州军事管理局局长马克西姆-科济茨基说,其中一次袭击的目标是当地的一个地下天然气储存库和一个热电厂。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莱巴上周表示,俄罗斯一再发动的袭击已经中断了该国一半的能源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2月,在乌克兰以及整个北约的一再挑衅之下,伴随着普京的一声令下,俄军正式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自此爆发。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和俄罗斯对峙如此之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功不可没”。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就立即借势对俄罗斯展开了制裁,从能源、科技,到金融、航空,美国试图通过制裁的方式,让俄罗斯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除了本国制裁之外,美国不断胁迫世界多国选边站队,其中多个北约国家也都跟随美国的脚步,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总理图斯克最近表示,已经有北约士兵在乌克兰帮助乌军对抗俄罗斯,但同时表示,北约国家不想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冲突,因为这可能导致“爆发核战争”。面临大批盟国反对和俄方强烈反应,4月29日,马克龙重申,“不排除法国向乌派兵的可能性”,因为法国的目标是让俄罗斯无法战胜乌克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曾于4月初表示,为参与乌克兰境内作战,法国外籍军团在3月初已经确定了规模为1500人的营级战术群的组成,“预计将于4月全面做好战斗准备,部署到乌克兰”。

图斯克的爆料立即引发北约内部震荡,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当日的表态产生了严重矛盾。北约秘书长坚称北约"无意"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因为乌方并未提出要求。很显然,图斯克的说法与斯托尔滕贝格"打了对台",暴露出北约内部就"派兵"问题存在严重分歧。按照北约机制,未经集体决策程序,任何单个成员国都不应擅自向乌克兰增派武力。不过,对于北约内部的分裂,图斯克并未掩饰。他说,北约国家之所以不愿直接卷入俄乌冲突,是因为害怕这可能引发"核战争"的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2月,在巴黎挺乌克兰峰会结束后,马克龙公开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言论在欧洲大陆引发强烈震动。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主要国家随即紧急"撇清关系",不加入阵营。美国也多次不会向乌克兰派兵。克里姆林宫亦火速做出警告,表示如果北约真派兵乌克兰,俄罗斯与西方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直接冲突。在盟国和俄方的强烈反对下,马克龙仍一再重申"不排除向乌派兵"。他坚持这是为了确保俄罗斯无法战胜乌克兰。4月底,马克龙再次重申法国可能会派兵。

北约方面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可以看见正在一步一步的加大,而随着俄军的进攻,西方对于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也会有所上涨,那么届时双方爆发更大分歧和冲突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强。但是在这种危险局势的情况下,受到直接损害的自然还是乌克兰本身,所以让乌军当炮灰,也是西方一直都在做的事,在俄罗斯与整个西方的对抗中,乌克兰扮演的还是炮灰的角色,而且欧盟方面之前也商讨将乌克兰出国的男性,遣返乌克兰作战,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俄罗斯国防部频繁发布的战果,包括摧毁乌军指挥所和弹药库,以及阅兵式上特技飞行表演,既是对军事行动成果的宣传,也是对国内及国际社会的一种力量展示。这场冲突的真实状况是复杂且多变的,如果俄罗斯能够巩固占领地并避免外部直接干预,这可能意味着冲突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反之,如果北约成员国的直接参与增加或俄罗斯面临更多国际压力,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总之,这场冲突的未来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