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找中国建跨海大桥,修到中间发现桥面没有对齐,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给马来西亚建设的这座桥名叫槟城二桥,有二桥自然就有一桥。

一桥联通马来西亚的槟城和威省,在这两个城市之间有一道宽阔的海峡,最宽处相隔16公里,长久以来,这道天然屏障限制了双方的发展,民众的日常通行仅能依赖驳船。

最终,在1982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打破这一困境,在槟城与威省之间构建了槟威大桥,又叫槟城一桥,其长度有8320米,修了三年时间,在1985年竣工通车,终结了两地无陆路交通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槟威大桥的建成,无疑成为了连接槟城与马来西亚大陆的纽带,极大地推动了两地的交流与槟城的经济发展。

不过,随着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槟威大桥已逐渐难以承受重负。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推动地区持续发展,马来西亚政府果断决策,启动了苏丹阿都哈林大桥即槟城二桥的建设项目,不过这一次马来西亚政府就搞不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槟城二桥的海面长度有16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现在也只是仅次于我国港珠澳的第二大跨海大桥。槟城二桥桥面的总宽度为22.8米,包含双向车道和两个摩托车车道。为了抵御海面的大风,槟城二桥使用了斜拉式结构,包含桥面、桥墩还有吊索。修这样的桥马来西亚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找外援了,当时有很多国际公司竞标,最终马来西亚选择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10月20日,马来西亚与中国港湾工程公司签下合同,计划在4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槟城二桥的主体工程项目,价格是6.8亿美元,到2014年能通车。后期马来西亚政府追加8亿多美元的尾款,总投资达到15个亿。要知道2008年的15亿美元可不算少了,可见马来西亚政府对这个项目很上心,他们还把它划入了政府第九个5年发展计划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公司也不敢怠慢,这是奥运会闭幕后,我国接到的首个海外基建大单。在设计上槟城二桥那叫一个繁琐,水上路面、悬索桥、桥塔和进出通道都安排上了。桥面距离水面有30米高,给来往货轮留了足够高的通道。桥面使用的是55号混凝土,坚硬无比,打桩的混凝土标号更高,吊索使用的则是镀锌钢缆,强度和韧性都是一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这样,还是出了岔子。修这个桥一直问题不断,先是出了事故,某段水泥桥面坍塌压死了4名工人,那时候马来西亚网民知道消息后,一片谩骂,说中国就会制造垃圾,中国人修的桥是豆腐渣工程,骂的可难听了。关键是马来西亚有23%的人口是华人,他们骂中国人真的很容易让施工团队破防,毕竟了解中国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个水泥桥面断裂是当地气候造成的,高温高湿导致混凝土凝固时出了岔子产生了裂缝。另外,马来西亚当地建材商提供的沙子也有问题,河沙含盐量过高,拌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不够。

后来建设团队改变了混凝土配比、更换原料供应、使用冷却凝固法,三管齐下解决了这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马来西亚政府以这个事故为由压着8亿美元尾款,谎称财政紧张,要知道那时候马来西亚人均收入可比我国高,说这话完全是不信任我们。我们的施工团队也清楚,自掏腰包硬着头皮修下去。

没想到大桥合拢时,又出了问题。两段桥面对不上,有一边高了3厘米。这可糗大了,总工程师恨不得拿把钢锉把这3厘米给锉平。这可是上百亿人民币的大项目啊,对接居然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压力,工程专家们没有从桥面跳下去,而是仔细找原因。合拢桥面临近的两个桥墩高度不一致,为了平衡这两个桥墩,施工人员使用了往地桩里注水的方式,一面桥墩下面注180吨高浓度盐水,最终桥面顺利合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槟城二桥的海底地理环境很独特,有发生地震的危险,所以我们的施工人员用上了高阻尼的橡胶隔震支座,即便发生8级地震,槟城二桥的桥墩也不会断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此举还是招到了马来西亚人的非议,说中国人偷工减料,不用钢反而用橡胶。真是人言可畏啊,国内不少网民觉得我们真是吃力不讨好,怎么做人家都不满意。马来西亚这地方恐怕是风水不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刁民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好马来西亚政府认可了这座大桥,还给出了第一的好评,尾款也给了。2008年开始修,2014年通车,这5年多为了修这座桥我们的施工人员压力太大了,不过这也锻炼了他们,为后来中国基建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