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马晨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5月15日举行的“河北省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通过金融支持、土地保障、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综合配套等五方面20条举措,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吸引更多京津老年人来冀康养,助力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要通过创新金融领域服务、助力地产行业转型、支持闲置商业等场所转型、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行动落地实施、更好发挥河北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补助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支持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等8条措施,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其次,要降低机构置业成本、保障康养项目用地,完善用地保障措施;再次,要加强与京津三甲医院合作、促进医养有机结合、提升平台服务水平、促进“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此外,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综合配套支撑。

据介绍,河北省围绕支持康养产业发展,对康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实现应纳尽纳,从制度上减轻入住老年人看病就医费用负担。目前,环京津24个县(市、区)为京津参保人提供养老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分别达到2117家、2713家,实现了京津参保人到河北省养老就医购药涉及医保方面无障碍。

同时,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为方便京津参保群众在河北就医,河北省率先取消参保群众到京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随后,京津医保部门也取消了京津参保群众到河北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全面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医保直接结算一体化。此外,河北省在全国率先破除异地就医按照就医地医保目录报销结算这一政策机制障碍,北京参保群众到河北省就医可使用北京医保目录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