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关心的污水管道问题解决了、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走出家门,摇摇晃晃的他们收获了稳稳的幸福……从4月24日到5月13日,古美路街道“家园杯”擂台比武大赛历经三场初赛和一场决赛,共吸引了来自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的77名选手报名参赛,12位选手进入决赛。演讲者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努力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在“城市家园党建”引领下,全方位奋进的古美。

围绕社区人和事

选手们紧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主题,结合个人及部门的工作实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以丰富的案例体现基层治理成效。来自居民区的参赛选手围绕社区人和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一个个治理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美七村党总支通过污水管堵塞维修案例,打通了小区污水管道的“难点”。截至目前,通过“三驾马车”协同治理,已完成小区内3栋楼道的维修工程,居民配合度高,改造效率高,处置时长由原先的半年多缩短为2个月。党建引领下,小区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决赛冠军获得者平阳二村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顾忠婷围绕在有限的工作资源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回应居民们不同需求方面进行分享,她的答案是:“我们党群服务站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平阳的三星社区共同体建设工作法,即寻星、追星、聚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阳二村居民组织特色活动

于是,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愿意走出家门,从一家一户的主人转变为一楼栋、一小区的主人,当发生社区不文明遛狗行为时,有人主动劝阻;当楼栋需要更新、加装电梯时,工程、法律等专业背景的居民主动组成议事小组……

古美社区的工作者们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实践与内心感悟,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现“城市家园党建”这几年的丰硕成果。

展现治理新思路

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选手结合部门实际,演讲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丰富展示了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

一个“摇摇晃晃,但有稳稳的幸福”的故事来源于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彭亦晨在工作中和残疾人士的接触,让在座观众了解到了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

某日,一位居民找到彭亦晨,想要更新交通补贴的个人信息,居民解释说:“离婚前,因为腿脚不便一直拖着没有去办银行卡,所以一直用的都是前妻的。”

原来,为了方便没有指定银行卡的居民正常领取补贴,允许他们提供直系亲属的账户,但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忽略了许多变化不稳定的因素,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影响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人群融入社区

发现问题后,彭亦晨第一时间梳理系统内信息不匹配的名单,针对没有指定银行卡的居民,拟定了一份补交账户承诺书,并且实时提醒,形成工作闭环。

这些小事也带给彭亦晨许多思考,她说:“特殊群体,包括残疾人士,在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各种摇摇晃晃的时刻。这些时刻可能源于他们自身生活的不便,可能来自外界的无形障碍,甚至有可能是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我们更加坚信,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古美路街道致力于“城市家园党建”的探索实践,基于居民的特点与诉求,顺应党员的意愿与关切,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力建设,提升社区治理的精准度,在服务多元化群体、满足多样化需求中,维系居民精神上的放松愉悦与心灵上的安逸快乐,于细微处体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温度与情怀,打造“敦亲睦邻、融乐家园”的城市“品质生活”。

供稿:古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