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尹明亮 济南报道

近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制药学部2021级本科生冯凯强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相关研究为高性能水系锌电池的电解液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王晓博士和山东大学熊胜林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为第一单位,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合作单位。

水系锌电池凭借金属锌负极的诸多优点如高安全性、低成本、高理论容量(820 mAh/g和5855 mAh/cm3)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水系锌电池的组装不需要手套箱,在空气氛围下即可完成,因此电解液中不可避免含有大量的溶解氧,进而加剧了循环过程中的锌腐蚀、析氢反应、枝晶生长和层状双氢氧化物副产物的累积,最终导致极低的锌利用率和短的循环寿命。

为此,本研究另辟蹊径,在硫酸锌电解液中引入异抗坏血酸钠作为一种自除氧和自除氢的添加剂,通过一些列化学反应后,最终实现生成无枝晶、无腐蚀的锌沉积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校(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基础研究类项目培优基金、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等项目和校(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山东大学结构成分与物性测量平台、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