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八月,康茂才死于陕州。

康茂才,字寿卿,蕲州人。他熟读经史,并且对于他的母亲非常孝顺。元末,天下动乱,人心惶惶。康茂才立下了不少功劳,被任命为宣慰司都元帅。

这仅仅是康茂才一生的开始。他不知道有朝一日,他会遇到朱元璋,并且在投降朱元璋后,转而跟随朱元璋征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历史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师渡江,将士们的家属留在和州。镇守采石,扼守长江,试图阻止朱元璋的人,是康茂才。两军交锋,战况激烈。朱元璋数次调兵攻打,效果都不是特别好。康茂才率领他的士兵,防守顽强,守住了朱元璋部下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他有勇有谋,看到这种情况后,常遇春伏击了康茂才的精锐士兵。康茂才不甘心,又复立寨,以对抗朱元璋的队伍。

渡江,攻取集庆,是朱元璋的重要一步。在朱元璋的规划里,攻下集庆,才能以集庆为据点,然后徐徐图之,而且攻下集庆,方便了粮食的获取。

攻下集庆后,康茂才率师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朱元璋的征战过程中就能看出来,朱元璋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康茂才投降后说了句,前日之战各为其主,今日至此死生惟命。

面对康茂才的投降,朱元璋起了爱才之心,他让康茂才仍然统领旧部,跟随征战。很难说,这时的朱元璋,是否就真得相信康茂才,但是朱元璋还是放权给了康茂才。

后来康茂才被授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这一年,是1357年。此时的朱元璋和康茂才都想不到,在以后和陈友谅的对抗中,康茂才会成为一名奇兵。

陈友谅本是渔家子弟,后来投靠了徐寿辉,势力逐渐壮大,后来陈友谅杀了徐寿辉,成为了队伍的首领。

陈友谅攻下太平后,派人给张士诚送信,希望能和张士诚合作,一起对付朱元璋。

朱元璋面临着被陈友谅和张士诚合击的可能,一旦陈友谅和张士诚合作,那朱元璋的队伍,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面对着这种情况,朱元璋有他的解决方式。朱元璋把康茂才叫来。

他对康茂才说:“我有一事情命令你做,你能做成吗?”

康茂才回答::“惟所命。”

朱元璋说出了他的计策。

朱元璋对于康茂才说:“陈友谅准备来攻打我们了,我想让他快速来,非你不可。因为你和陈友谅有旧交,你假装背叛我,并且给陈友谅写信,告诉他,你可以当内应,他必定会来的。”

康茂才说了句,他家有老阍者,尝事陈友谅,只要派这人去送信,必定能让陈友谅来。

面对朱元璋的计策,李善长不太理解,他说出了他的疑问。

既然担心陈友谅快来攻打了,为什么反而要用计策,诱导让陈友谅更快来攻打呢?

朱元璋和李善长说了原因。如果此时不诱导陈友谅来进攻,一旦他日陈友谅和张士诚合作,我们用什么去对抗他们的联军?所以要先击败陈友谅的队伍,一旦陈友谅失败,那张士诚也就胆怯了。

朱元璋的计策,属于富贵险中求了。既然陈友谅已经在想着怎么攻打了,那就再助推他,让他赶紧出击。但是这计策的危险之处是,一旦朱元璋的队伍失败,那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这是对自己的队伍,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尤其是他的队伍里,还有康茂才这个奇兵。

计策就这么定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阍者拿着书信见到了陈友谅。

陈友谅很奇怪,就问这人:“你为什么来?”

此人回答:“康相公派我来的。”

这话里的康相公,就是康茂才。

陈友谅听说了这话后,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这时候康茂才会和他联系。因为他也知道,康茂才是朱元璋的手下。

于是他就问:“康公说了什么?”

此人把书信拿出来,给了陈友谅。

陈友谅看了书信后,非常高兴。他没想到,其实这是朱元璋和康茂才的计策,他以为康茂才是真背叛了朱元璋。

陈友谅的上位之路,就是不择手段,他先是杀掉了倪文俊,收编了倪文俊的势力,他才得以发展壮大他自己的势力,到了后来,他不甘心在徐寿辉之下,杀了徐寿辉。

所以,在陈友谅看来,康茂才背叛朱元璋,那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和康茂才的旧交,所以他更没有意识到,其实这是诱导他进入圈套。

陈友谅问老阍者,康茂才现在在哪?

老阍者回答,见守江东桥。

陈友谅还问了下,江东桥是什么桥?

老阍者说:“木桥。”

陈友谅又和老阍者说:“你回去告诉康茂才,我将去,到了就喊老康为信号。”

老阍者回来后,把这些事情都说了出来,朱元璋喜出望外,当陈友谅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朱元璋的圈套。

朱元璋命令李善长安排人,撤掉江东桥,换成了铁石桥,通宵干活,把桥改造完成。

这边朱元璋严阵以待,就等着陈友谅来了。

陈友谅果然信了康茂才的话,他带着水师,前往江东桥,但是当陈友谅见到江东桥的时候,突然发现,这哪是什么木桥,分明就是铁石桥。

陈友谅不甘心,又连喊老康。但是没有人应答,他才意识到,他上当了。

于是,陈友谅率水师前往龙湾,惨烈的龙湾之战,陈友谅战败而逃。

在此后的一系列征战中,无论是对陈友谅的征战,还是朱元璋率领队伍征讨张士诚,康茂才立下了很多军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明王朝建立后,康茂才仍然在征战的路上,而且康茂才这人,不仅军事才能一流,他还非常善于安抚百姓,百姓还曾经给他立石歌颂他的功德。

1370年,康茂才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死于还军途中。后来康茂才被追封为蕲国公,谥号武康。

他的儿子康铎,十岁的时候,就陪着皇太子朱标读书,后来因为康茂才曾经立下的功劳,康铎被封为蕲春侯。他曾经跟随着徐达北征,也曾经跟随着傅友德征云南,后来死于军中,年仅23岁。康铎后来被追封为蕲国公,谥号忠愍。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