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方邀请,俄总统普京搭乘专机于5月16号凌晨4时许抵达北京,展开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过去4个任期里,普京的外访首站一般都选在中亚或是东欧,这次却选在中国。这说明普京未来6年的外交“路线图”中,中俄关系将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也正因如此,普京才会选在凌晨4点,北京的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赶到,这样一来,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来对话沟通,或参加中方准备的活动,而且还避开了早高峰。普京抵达北京不久后,我国元首就为其举行了欢迎仪式。随后,两国元首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举行了小范围、大范围会谈。

这一次普京总统的来访,既是对去年我国元首出访俄罗斯的对等回应,也是出于俄罗斯现实利益的考量。回顾2023年,中俄经贸往来创下了24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两国人文交流愈发热络,不光在俄罗斯国内掀起了中文热,我国黑龙江的边境口岸也迎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旅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中俄关系持续向好,尤其是美西方。从前年开始,美西方就不断向我国施加压力,在各种场合要求我国降低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甚至扬言要对我国的金融机构进行打压,一度导致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出现了小幅波动。

虽然这些小插曲还不至于影响到中俄整体贸易,但这也为中俄两国敲响了警钟。由于当下的国际金融秩序依旧是美西方主导,即便中俄两国愿意为对方敞开大门做生意,但也必须考虑到西方的干涉因素。因此在本轮高层互动中,如何确保中俄贸易不会遭到进一步破坏,建立起真正安全的贸易环境,以达到2024年中俄贸易实现2800亿至2900亿这个新目标,将成为一个核心议题。而另一个被俄罗斯高度关注的议题,就是如何共同应对当下的国际以及地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还在持续进行,胡赛武装在红海对西方军舰以及商船的袭击也未中断,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不利因素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多。但也正是因为现实压力不断增长,西方主导的意识形态争斗开始有所减弱,这一点体现在德法两个欧盟核心工业国的领导人,先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及法国不久前派代表前往克里姆林宫,参加普京总统的就职典礼,这意味着欧洲主要国家,在对华以及对俄关系上,与美国出现了微妙的偏差。

倘若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对于缓解中俄两国目前共同面临的外部压力将有极大帮助。当然,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受到来自美国的干扰,因为不管是离间中俄,还是离间俄欧、中欧,都是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的必要之举。这就需要中俄两国高层通过直接交流形成共识,通过密切协作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下开辟前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战略协作,“中俄背靠背”的伙伴关系,最终都是指向以多极化为核心的“新世界”。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中俄关系的未来保持信心和乐观,当一个稳定且富有成效的中俄关系能够长久地走下去,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具有示范意义的。

这次普京访华,除了会在北京与中方高层进行政治对话外,还将前往哈尔滨,这一行程安排颇有深意。普京的哈尔滨之行,主要有两个关键活动。一个是中俄博览会,这是一个旨在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活动。另一个是参观被称为“国防七子”的哈工大,众所周知,哈工大在导弹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一直处于顶尖水平,普京访问这所高校,所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中俄合作有着牢固的政治基础,过去几十年里,双方关系一直在向前发展,这为未来双边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这次普京访华,中俄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多合作共识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