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衡水中学,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军事化管理,牺牲了学生天性和兴趣,凭借高压模式缔造高考神话,每年有100多个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占河北省一半。

但也正是这所学校,让任正非六次提出学习,学习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真实的衡水中学是怎样的?为何让任正非赞不绝口?

带着种种疑问,5月10-12日泽平宏观商学举办精品活动,任博士与数十位企业家学员一起走进名校衡水中学,聆听郗会锁等校领导和师生对教育本质的分享;走进名企六个核桃,学习专注细分赛道打造品类第一的经营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此行亲身走进衡水中学,听到的是“学校应该是精神特区。提升精神追求,价值追求。提升精神意志。家国担当,奋勇向前”;

看到的是阳光自信的孩子,其见识、理解和表达不亚于一线城市的优秀学子;

丰富多元的教育体系,一座座科技馆、体育馆、艺术中心、温室大棚构建起优美校园;

整个学校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学生每天确保9小时的睡眠,高效学习状态。

这是一个与外界刻板印象不一样的衡水中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秘笈?

我们整理了部分精华,展现一个真实的衡水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衡水中学的逆袭之路:学校应该是精神特区,提升精神意志

衡水中学建于1951年,但直到90年代初期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排名靠后、生源外流的学校。 变化发生在1992年,李金池担任该校校长,随后提出“学校应该建设成为 ‘精神特区’,老师应该是处在精神高地的人”。经过一代代校领导和师生的努力,这一精髓被传承至今。

在这一理念下,一手严抓风纪,严禁有偿家教、严禁拉帮结伙、严禁搓麻打牌、严禁吃吃喝喝等不正之风; 一手严抓教研队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激情的工作状态。

通过这些努力,人们的精气神逐渐改变,衡水中学也变成了一个吸引生源、越来越好的学校。2002年中国教育报连续4天刊登衡水中学办学经验的文章,一下名扬天下,实现了真正的逆袭。

很多专家对衡中做对了什么进行调研解释,归根结底 就是成功地激发了师生的内驱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好的教育是精神唤醒

任正非在6次采访中提到向衡水中学学习,而且派总裁带队调研。他提到学习衡水中学有两点。第一点,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衡水中学把孩子们的精神意志提升起来,华为大学要向这些孩子学习。第二点,学习衡水中学适应外部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世界,衡中也改变不了高考制度,但在目前体制下衡中胜出了。

衡中为什么能够成功激发师生内驱力?因为牢牢抓住了“精神”。衡中精神概括为4句话,责任担当、激情实干、团结精进、和谐共生

第一点,“责任担当”,就是胸怀家国、持恒追远、直面困难、奋勇向前。衡中的老师和学生要有这种强烈的浓厚的价值,提升价值追求。每个衡中人都要回答三个问题,我来衡中干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衡中特别重视理想教育。

第二点,“激情实干”,就是蓬勃向上、斗志昂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这是衡中师生状态的真实写照。激情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灵魂。在激情的状态下,他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激情的状态下他才能克服痛苦,他不是被迫学习、被迫工作,而是我要学、我想学。

第三点,“团结精进”,就是众志成城、高效执行、精益求精、创新进取。衡中老师的起点并不高,基本上就是本科生,河北师大毕业的居多,但是就这样这么一伙人却创造了一流水平,为什么?就是团结。老师备课都是集群体智慧,老师出去比赛,大家一块帮他努力准备这节课,靠团队精神精益求精、创新进取,永不满足。

衡水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也体现在工作精神上。衡中人一直处在危机当中,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本领恐慌意识,所有的工作今年做得很好,但明年不一定好。包括任何一个活动,搞完之后马上就要进行文字总结,然后谋划下次如何办得更好。就是这样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甘于平庸,永远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毛泽东当年打仗时候为什么取得胜利?一靠总结,二靠团结。衡中也是这样,稳扎稳打。

第四点“和谐共生”,就是利己达人,美美与共,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我站起来不是为了让你倒下,我成功让你们更加精彩。衡中现在开放办学,也在帮扶高中,也在支援边疆,被评为了全国民族团结的示范单位,把经验要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衡中精神,这是20多年以来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实现超越的法宝。当代青少年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让学生有干劲,让他愿意学习,让他主动学习,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普遍问题。衡中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内驱力问题,解决了他的思想顿悟问题,解决了他的追求目标问题。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少数影响多数,这是榜样的力量,多数人影响少数人,这是文化的力量。而衡中已经具备了总是多数人影响少数人。文化有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衡中的领导班子坚定认为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就是团队呈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工作作风、行为习惯,一种综合的个性。正所谓三流管理靠权力,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

那么回过头来看,衡中老师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每个老师接到比赛,就把特等奖作为目标,他同组的老师认为这不只是这个老师的事,而是学校的事,都要帮助他。所以为什么衡中老师厉害,并不是他个人做的厉害,而是这种定位、高目标,再加上团队。

邓小平讲一个国家怎么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办学大同小异,衡中就是靠团结、靠思想、靠精神把大家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衡水中学具体做对了什么?

1)德育为先

衡中取得成绩与扎实的德育工作脱离不了关系,抓住“德”就抓住了教育根本,就能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德育工作就是育人的工作,把人育好分数一定好,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爱国爱党、团结同学、积极进取,这样的孩子能不能好好学习吗?

外界传闻像监狱一样,都是假的。真实的衡中孩子学习情况可以概况为“4个特好”。一是睡 得特好,衡中学生每天休息时间是9个小时,晚上8个小时睡眠时间,中午1个小时午休,睡觉的时候不允许学习,如果学习算违纪、要谈话。二是吃 得特好,食堂伙食特别好。三是玩 得特好,衡中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音乐艺术节、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70余项。四是学习效果特别好,如果到教室里你会发现,学生聚精会神的学习,抗干扰、专注。

衡水中学建立并完善了“三一六”德育工作体系,即一个指南——大德育观,一个原则——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一个目标——以终身受益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六大工程——德育机制构建工程、德育队伍建设工程、德育课程实施工程、德育创新改革工程、德育细节提升工程、德育文化浸润工程,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员化、全机制、全时空的系统育人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精神建设

好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特别在信息时代,很多知识可以通过百度和人工智都能获取,孩子知识来自信息,但精神、性格的影响不可缺少,这是任何一个学校都要重视的。

校园要有“四声”,笑声、赞美声、疑问声、辩论声。爱因斯坦有句话刻在衡水中学学生发展中心的墙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中国传统教育,老师问学生答,学生不善于提问题、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衡中课堂主张不唯书唯上只唯实,敢于向老师发问,敢于质疑。而且提出问题,老师都要组织辩论,同学们不谈,在辩论当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优化,得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跳出题海

大家都在说刷题,刷题效率低,但不做题也不行,衡中不会给学生定市面上成本成套的练习册,而是让老师多用书、提炼出精品习题,以试卷的形式给学生。衡中学生拿到的所有学习资料都是老师精心组编的。

4)家长支持

父母是孩子第一老师。很多问题背后都是家庭,有人说衡中的成功是老师真教、学生真学、家长真支持。衡中专门有家长学校。

三流的家长跟学校对着干,二流的家长跟着学校干,一流的家长跟学校一起干。如何成为一流家长?

家长要做学校和老师的铁杆粉丝,跟老师站在统一战线。万一老师有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跟学校沟通反映,切忌当着学生贬低老师。

家长还要做家庭参谋。家庭参谋是什么?教育只有增强针对性效果才会更好。有的家长经常问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怎么样。但你的孩子在家怎么样,这个信息并没有告诉老师。只有家庭信息和学校信息汇总起来,对这个孩子的了解是全面的,这个孩子什么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家长和老师的工作才是有针对性的。

4、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在泽平宏观商学与衡水中学的交流分享中,校方还邀请来6位特殊客人——衡水中学在读高二学生,与企业家学员做了面对面沟通,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分享好的学习经验。

学习成绩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好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鼓舞,因为只有激励起来才能管得住,管得住才能学得好。

衡中学生成功秘诀的“8+1”,指的是八个力(梦想力、激情力、吃苦力、抗压力、专注力、凝聚力、自律力和坚持力)和一个好习惯。如果一个学生真的能做到这些,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推行“自习考试化”。原来自己是把 作业发下去,但没有规定什么时候做完,容易拖延。 自习考试化,上自习就发作业,下自习就交作业,不管是做到什么程度必须交,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走进六个核桃,学习百亿企业经营之道

衡水中学参访结束后,泽平宏观商学一行走进养元饮品六个核桃,参观自动化生产车间,学习成功经营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聚焦单品,专注产品力。当时国内的植物蛋白饮料呈现着“北杏仁,南椰汁”的市场格局,最初的养元也曾什么饮品都生产,经过充分调研,从核桃坚果的食用特性和消费者认知入手,将“专注核桃饮品”作为企业战略,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款核桃饮品,最初命名为“养元核桃露”。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初,由于工艺技术水平有限,养元核桃乳的口感存在着“涩、腻”等问题。但经过多年的潜心技术研究,终于在2005年取得了研发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双重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了产品的“涩、腻、口感难题”。

二是聚焦渠道,合作共赢。最初公司想发展全国经销商,但“广种薄收”难以激活渠道生命力,后来转变观念,聚焦到以衡水为中心方圆300公里为半径,主攻周边的100多个县市,公司销售人员定为经销商的服务人员,并给予经销商公司股份,经销商从帮别人卖东西,变成了给自己卖东西,积极性大幅提高。

三是做到品类第一。2005年养元公司推出核桃乳品牌——六个核桃,实现了品牌产品化。2009年提出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将品牌品类化,再加之广告投放,名声大振。

六个核桃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聚焦单品、专注细分赛道。独特的产品、深耕渠道、逐步积累、高空传播、占领品类第一。六个核桃深耕行业近三十年,2023年养元饮品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61.62亿元,每年核桃使用量超过一亿公斤,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报名咨询:岳老师 173405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