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季松

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于近日在美国召开,“中美即将讨论甲烷减排问题”引起了多家外媒的关注。

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和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围绕《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确定的能源转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循环经济和资源效率等领域开展深入讨论。双方期待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于5月29日—30日在加州举办,并计划在COP29期间举办第三届“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一系列活动将在中美强合作、争创新和扩互补中展开。

甲烷(CH4)是国际学界共识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仅次于二氧化碳。其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0%,是一种具有快速增加温室效应的“超级温室气体”。相较二氧化碳,甲烷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更短,温室效应却更强。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甲烷排放追踪》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能源行业甲烷排放量仍在上升,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能源领域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占到人类活动甲烷排放量的1/3以上,化石燃料领域是甲烷排放的“重灾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领域产生的甲烷排放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超过了卡塔尔全年的天然气产量。

湿地单位面积甲烷的排放量尚不确定,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双碳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问题。湿地吸收二氧化碳,但排放甲烷,是湿地科学研究亟待创新应对的问题。目前对甲烷排放的研究仅在采煤、石化和农业方面,对湿地排放尚无深入研究。如果对这一重要排放源不搞清楚,将会影响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我国有自然湿地5635万公顷,人工湿地稻田8亿亩,均排放甲烷。但不同湿地在不同季节单位面积释放量,国际上基本没有研究。笔者所在的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创立了“中国湿地科学”,并在2022年中国武汉和日内瓦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作了中国科学家唯一的视频讲演,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同。实际上,甲烷就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通过研究发现,完全可以在甲烷产生阶段,利用气体的比重不同,通过设备吸收汇集,建立沼气站——生产燃料。由于甲烷是与天然气和页岩气相近的准清洁能源,且在湿地收集投入少得多,所以若能实现,那么燃烧甲烷就真正取得了“正能量”。

1992—1994 年笔者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顾问时,曾提出在湿地建沼气站,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于距德里30公里的马苏德布尔社区得到了实现。1999年在主持制定和指导实施《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时,笔者也为在潮河上游湿地的农村利用沼气设立了专项,虽然因冬季温度太低未能持续,但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甲烷排放过程、排放机制认识不足,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全球范围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定量的估算差距极大。在此情况下,某些国际机构却不断提高甲烷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已从之前对二氧化碳的25倍提高到现在的近100倍,但遍查没有实验根据),其严谨性值得商榷。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正牵头指导有关单位在我国32个省级行政区设点进行规范的实验,相关成果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由于该项目涉及范围广、跟踪时间长,需国内外有关方面予以支持。

减少能源、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来源的甲烷排放已引起中美两国高度重视。2021年11月11日,中美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其中第八条指出:“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笔者认为,在甲烷减排方面,中美合作完全可以双方现有工作为基础,为应对气候变化发挥“正效应”。(作者是中国雄安集团院士工作站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