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司礼监五巨头,黄锦被人称为菩萨一般的人物,与之对应的首席秉笔陈洪,是一个狠毒、睚眦必报的小人。

这两个人平时就不对付,处处争锋相对,相看两相厌,只是平时干爹吕芳在,作为司礼监的同事,至少要做好表面功夫。

可有一天,在司礼监值房里,黄锦和陈洪居然打起来了,值班的小太监赶紧去叫司礼监孟公公过来劝和,才没有闹出大笑话。

他们两人为什么不顾体面,居然打起来撕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是为了一个人,杨金水。

矛盾爆发

浙江大案爆发后,杭州知府高翰文主动投案,他和芸娘囚禁在诏狱。经过吕芳的仔细询问,他们两人并不知道杨金水发疯的原因。

之后高翰文被释放了,吕芳派自己心腹黄锦去诏狱宣旨,他存了私心,怕节外生枝。

“原翰林院修撰高翰文,实无经略之才,妄献治国之策,所言“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略误国误民,朝议痛恨,朕思痛心!”

高翰文是一个替罪羊,他不再担任官职,还是回翰林院做他的编修去了。芸娘也准备回江南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锦安排好两人,先回了玉熙宫复旨,告诉吕芳芸娘已安排妥当,明天一大早就回杭州,然后才回了司礼监。

这一路折腾忙得黄公公一头大汗,他让孟公公多替他值了半个时辰的班。

难得开口的司礼监孟公公,当然知道黄锦去干嘛了。

于是劝他做人不要太菩萨心肠,背后深意是提醒他要注意,你去镇抚司的事,大家都知道啦,小心陈洪。

果然他还没有擦完身子,陈洪就出现了。

黄锦知道他去传旨,惹到陈洪了,触犯到他的利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黄公公放低身段,解释了一番,可陈洪不依不饶,因为大明镇抚司一直归司礼监首席执笔太监管,今天黄锦去镇抚司,竟然连招呼都没跟陈洪打?

陈洪知道黄锦传旨是有圣旨的,没办法治黄锦,但他要发泄一下心中不满。

陈公公失去了一个扳倒吕芳的线索,他当然不甘心,于是问黄锦,芸娘的行踪。

两人开始了争论,黄锦认为芸娘不是罪犯,不存在放不放。

陈洪认为,黄锦是存私心,断了审杨金水这条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锦不想和他吵架,于是说“老祖宗也不是没打招呼,咱家求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没想到彻底惹怒了陈洪,两人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于是扭打起来。

背后的原因

吕芳被打发到吉壤,陈洪暂代司礼监掌印,他为了彻底消除吕芳的影响力,想从杨金水这里有所突破。

前几日发疯的杨金水,被押送到司礼监,小太监们可劲地折腾疯子杨金水,因为有了陈洪的撑腰,他们直接用冷水浇在杨金水身上,被黄公公看到。

那个带头的小太监正是,前几日巴结陈洪,被火速提拔的人。黄锦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那个太监打发去了上驷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金水是吕芳最喜欢的干儿子,被派到杭州担任监正,他和黄锦是铁把子,黄公公自然不忍心看到好友被羞辱。

有了因,才有今天的果,两人一言不合、动手打架的剧情就水到渠成。

黄锦是个老好人,但不代表他是个好欺负的人。

第二天, 黄锦带着一脸的伤去送芸娘,弄得芸娘有些不可思议。他表明自己是杨金水的铁磁,他作的孽就算我们替他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锦这个人有情有义,宁愿得罪陈洪,也护得芸娘的周全。

两人的立场不同

黄锦心中嘉靖排在第一,吕芳排在第二,在不违背、不欺骗嘉靖帝的前提下,他尽可能满足吕芳的要求。

不希望任何事情伤害到吕芳的利益,杨金水又是他的好友,因此在他心中,是想保护干爹和朋友的。

陈洪则是将吕芳作为自己的对手,处处想抓住他的把柄。杨金水发疯带给了吕芳危机,对他是机会。

嘉靖曾经对黄锦说过,不要招惹陈洪。

皇帝担心陈洪太过狠毒,伤害到黄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两人之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终于爆发了战斗。

陈洪认为一定要干仗,他是个狠人,在这件事上怂了,那么他就失去了自立的本钱。

他没有想到老好人黄锦居然还手了。两人被拉开后,陈洪也觉得这件事不光彩,于是吩咐下去,今天的事有谁透露一个字,立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