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发作以来,捷克斯洛伐克跟它小协约国中的盟友之间产生了摩擦,随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最终允许德国作为工业产品的供应国进入市场,建立德奥关税联盟成为了二战中“德奥合并”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1931年德奥的这种联合趋势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反对下消解了,但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来说,德国人的侵入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就这样,捷克斯洛伐克历史进入到了二战前夕......

大战前夕

大战前夕

德国魏玛共和国时代,随着德国于1926年进入国际联盟并且保留与捷克斯洛伐克的稳定条款,捷克斯洛伐克人对德国侵略的恐惧暂时平息。但随着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后,德国开始着手一项挑战欧洲民主并对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东部边界的修订造成威胁的进程。

阿道夫·希特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总理希特勒在外交政策上,选择退出了国际联盟,并且从一个由贝奈斯(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担任秘书长的国际裁军会议中撤离。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程度骤增。

当时还是总理的爱德华·贝奈斯明白波兰人才是这场摩擦的源头,因此他试图与他的波兰对手约瑟夫·贝克将军进行谈判,不过当波兰在1934年与纳粹德国达成一项互不侵犯条约时,爱德华·贝奈斯遭受了重大挫折。

爱德华·贝奈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奈斯后来谴责波兰的决定是“欠考虑的、傲慢的挑衅标志”,在法国人对中欧兴趣开始消退的时刻,波兰的做法,使他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等国的关系紧张起来。

而在1933年最初的几个月期间,苏联曾向法国和小协约国(即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发出提议,于是在1934年,法国外长路易·巴尔杜用一个将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同法国联系在一起的东方策略来回应德波协定。

路易·巴尔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奈斯马萨里克想要苏联起更大的作用,以此作为对德国的平衡,不过苏联人并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直到第二年,他们进入国际联盟并且开始推进集体安全以面对由法西斯意大利和纳粹德国所形成的威胁。

马萨里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联合苏联共同来保卫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可能性是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的,它们宁愿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帮助纳粹德国组织反苏十字军的计划。而希特勒原来就打算在必要时用武力强占捷克斯洛伐克!

后来希特勒发现德国实力还不够强大,尚不足以击败坚守在防御设施强固的边界上的装备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因此他在1943年或者1945年以前,并不打算发动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攻击,而是积蓄实力全力备战。

希特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5月,苏捷条约在德国宣布重整军备计划的那一年签署,该条约保证了捷克斯洛伐克在万一受到直接军事威胁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苏联支援——尽管前提是法国首先履行他们自己对1925年的条约的承诺。

后来贝奈斯接替马萨里克担起总统,他的位置由米兰·霍贾(Milan Hodža取代,历史学家和外交家卡米尔·克罗夫塔(Kamil Krofta担任外交部长。一个月后德国军队重新占领莱茵兰,对《凡尔赛条约》发起挑战,贝奈斯与波兰和苏联一起向法国人提供支援,法国反而指望英国人的援助。

米兰·霍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米尔·克罗夫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强硬回应的法国使贝奈斯担心不已,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之前无法想象的选项——与纳粹德国的互不侵犯条约。法国与贝奈斯接洽有关捷克斯洛伐克协助保卫波兰的意愿,但是波兰不顾贝奈斯的正面回应,拒绝以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互换。

1936年8月,贝奈斯通过法国调解人提议,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开始进行对抗德国的联合军事准备,但波兰人再次拒绝合作。贝奈斯和克罗夫塔在11月和12月期间与德国外交官进行秘密会谈,但是对苏台德日耳曼人地位的争论以及希特勒对贝奈斯条款的解释的反对关闭了达成最终协定的任何可能性。

贝奈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德国的希特勒十分轻视捷克斯洛伐克,只把它当做是一个注定成为大德意志帝国一部分、容纳日耳曼人口的一个人为创造国家。而康拉德·亨莱因(Konrad Henlein)和他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早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帝国政府的资助,他们为希特勒提供了德意志帝国获得操德语的苏台德地区占有权的途径。

康拉德·亨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捷克斯洛伐克位置变得越发危险,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使得希特勒达成了他吞并苏台德地区的目标,此时英国和法国竟选择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幻想以绥靖政策来避免这场注定要爆发发另一次世界大战......

康拉德·亨莱因和苏台德日耳曼人

康拉德·亨莱因和苏台德日耳曼人

1936年,布拉格政府不仅面临着来自外部侵略性纳粹德国不断增长的威胁,还有来自正在变得更加激进和期盼转向希特勒政权寻求支持的内部日耳曼人的威胁。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西里西亚边远的德语区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和社会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次经济危机,康拉德·亨莱因(Konrad Henlein,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即SdP的领袖)和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以自封的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少数民族权利捍卫者的形象出现了。

康拉德·亨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33年10月上旬,捷克斯洛伐克一个体操组织的领导人亨莱因成立了苏台德日耳曼人爱国阵线,在迅速获得被禁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和德国民族党的补充后,在1935年4月的选举前改组为苏台德日耳曼人党(SdP)

苏台德日耳曼人党(S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亨莱因希望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所有德裔居民的不满情绪作为资本,此后又获得了弗朗茨·卡尔马辛喀尔巴阡日耳曼人党(KpD)的联盟,该党声称其代表大部分生活在斯洛伐克的日耳曼人说话。

亨莱因的党为希特勒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组织,符合其追求德国的扩张主义和泛德主义,并且最终实现创建一个欧洲中部的大日耳曼帝国的目标。因此亨莱因的党在1935年选举期间得到了纳粹德国的资金支持。

希特勒与亨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1月,亨莱因表达了其重新定位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以协助希特勒夺取捷克领土的努力的愿望。而且亨莱因给希特勒的信夸大了苏台德日耳曼人与捷克人和布拉格政府之间的问题,同时也怂恿德国人占据边境地区以实现被亨莱因称为苏台德日耳曼人党最重要的一个目标。

希特勒于1936年在莱茵兰重新部署重兵后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大会终于对苏台德日耳曼人党的活动和边界地区发生的摩擦作出反应,而德国则大大增加了对苏台德日耳曼人党的资金流,希望利用该党信徒不断增长的愤怒和激进化。

希特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2月,霍贾政府提出计划处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相关事务,以此来应对各民族中的不满情绪。然而在那年秋天,霍贾与亨莱因协商的努力完全失败。等到1938年早期,苏台德日耳曼人党进入了政府。

1937年6月,德国的军事策划者们制订了一项被称为“绿色行动(Fall Grün)”的秘密计划,计划要求迅速夺取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并且建立军事管制政府控制被占区域。这个计划既没有包括对斯洛伐克的占领,也没有将捷克民族纳入到大日耳曼帝国的公民中。

绿色行动(Fall Grü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特勒已经开始相信,如果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将不会在它的边境展开军事行动进行回击,同时英国和法国也不太可能投入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卫,因为这样也许意味着将一个地区性问题升级为一场更大的战争。

由此苏台德日耳曼人成为德国为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有计划行动所做准备的焦点!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成功将奥地利并吞入大日耳曼帝国希特勒的策划者们递交了一份修订版的“绿色行动”计划,不顾希特勒的高级军事将领中的反对声音,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

“绿色行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8日,亨莱因拜访希特勒并得到首肯,保证其在苏台德日耳曼人党领导地位的稳固,并且该党应该继续表现出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协商的意愿,不过同时将要求提升到无法满足的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后的4月24日,亨莱因在卡罗维发利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大会上发表演讲,要求苏台德日耳曼人与捷克人之间的完全平等。此外亨莱因要求在明确定义的日耳曼人区域要有日耳曼人主导的地方管理机构,并且处于苏台德日耳曼人党控制之下,还要求日耳曼人有权赞成实际上接近纳粹的种族和政治观点。

随着亨莱因的追随者在边境地区通过对反法西斯主义者和共和国支持者的恐吓和暴行来为市政选举作准备,布拉格政府撤销了德奥合并后颁布的关于公开集会的禁令,一些支持民主的政党可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表示在捍卫共和国方面的团结一致。

亨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有关德国军队在边界附近活动的谣言导致捷克斯洛伐克武装部队局部动员的“五月危机”,被认为是捷克斯洛伐克会保卫它的国土抵抗德国人入侵的一个信号......

蚕食和侵略

蚕食和侵略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后,英法的绥靖政策非但没有阻止大战爆发,反而刺激了希特勒的野心:当希特勒看到西方大国愿意不战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时,他就变更了自己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并立即开始了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替希特勒扫清道路,西方大国派遣了一个以朗西曼勋爵为首的代表团到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代表团明显企图诱使捷克斯洛伐克投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事实上屈从了割让边境地区的要求,随后英国首相纳维尔·张伯伦希特勒在贝赫特斯加登的第一次会晤中做了确认。

张伯伦和希特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希特勒在戈德斯堡举行的第二次会晤中又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这一次是支持了波兰和匈牙利的法西斯党人。英国和法国的代表们把这些要求送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慑于舆论的反对,它未敢立时加以接受。

当英法发出最后通牒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投降了。英国和法国甚至威胁捷克斯洛伐克说:“如果它不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它将被认作是侵略者!”同时期苏联政府也宣布了它的决定:“假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要求苏联履行盟国的义务时,即使与捷克斯洛伐克订有盟约的法国拒绝提供援助的话,苏联仍将单独提供这种援助”。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并没有接受苏联的建议,因为统治集团害怕工人阶级的力量,宁愿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也要维持它们自己的阶级优越地位,甚至以贝奈斯总统为首的政府未经召集议会讨论就决定投降了。

贝奈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9月22日,由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和总罢工,迫使政府退却,未敢将投降的决定付诸行动。而广大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则要求保卫共和国抗御希特勒,但在这个紧要关头,社会民主党右翼和国家社会党领袖,则竭力阻止共产党号召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建立人民阵线政府的努力。

所以最终人民阵线政府也未能取得政权,而躲在扬·赛罗维将军的傀儡政府后面的投降主义者则掌握了实权,随后新政府颁布了总动员令。同期英法等西方大国则继续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9月29口在慕尼黑举行了希特勒、墨索里尼、达拉第和张伯伦的会议,这次会议中并没有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参加。而慕尼黑会议最终结果是承认了纳粹德国的所有领土要求,批准了对捷克斯洛伐克主权的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慕尼黑会议后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被割让:帖欣被波兰强占过去了;南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地区被匈牙利霸占了。而在被强占的领土上,数十万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落入法西斯恐怖分子的手里。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和居民,将近损失了全部工业的百分之四十,更不用说还尖去了有战略意义的边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边疆失陷,捷克斯洛伐克在经济和军事上变的更加无能为力。可以说慕尼黑会议意味着将捷克斯洛伐克直接置于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之内。而捷克国内的上层以新首相兼农民党党魁贝伦为首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干脆利用了慕尼黑的不幸事件建立起法西斯政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捷克斯洛伐克终于一步步沦为纳粹德国的板上鱼肉,至于希特勒如何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那不过是个时间上的小问题罢了,由此捷克斯洛伐克进入到了它又一次丧失独立、被德国占领统治是二战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捷克斯洛伐克史纲》、《捷克和斯洛伐克史》

喜欢本DK作品和世界历史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DK其他平台账号,观看更多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