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一鸣

十五日是佛诞公众假期,天气炎热,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在香港大学举办“百年黄埔薪火相传──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图片联展”,为期六天,会长林际平兄临时召我帮忙主持开幕仪式,我当然不能推辞,一来际平兄和联谊会两位顾问澜昌兄和枫林兄都是多年老朋友,二来我对黄埔军校素怀敬仰,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项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联展在港大徐展堂楼五楼举办,简单的主席台一侧挂有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字行书。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四年在苏联帮助下在广州创立,正式名称是陆军军官学校,今年是建校一百周年。选择在港大举办展览,因为孙中山是港大校友,他的革命思想形成,与港大有重要关系。活动现场共展出四十三组图片,包括一张孙文用大元帅府信笺手写任命蒋中正为校长的委任状。图片展内容主要介绍黄埔创校初期的东征和北伐,以及抗战期间黄埔出的国共两党将领共赴国难、抗敌卫国的重要事件。

除了历史照片,还有统计数字,例如“黄埔军校第一至第五期毕业学生统计表”显示,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以及朝鲜、新加坡和越南等地总共七千三百九十九名毕业生,包括有两名来自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台湾,最多毕业生是来自湖南共二千一百八十九人,比广东学生一千零三十六人多逾倍。湘军骁勇善战,不是浪得虚名。另一项统计显示黄埔军人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远征军军衔以上高级将领中,有三十二名是黄埔出身。际平兄补充另一项数字:中共建国后的十大元帅,有一半是出自黄埔,分别是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陈赓也是黄埔出身。没有评军衔的军事家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毛主席当年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曾到城外的黄埔军校去给学员讲课,也算有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界近百人出席这次图片联展,不少是黄埔后代亲友,可以说是一次黄埔后人大聚会,透过缅怀先辈救国爱国的功绩,以及回顾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的历史,表达对未来两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期盼。最瞩目的是第三期王耀武将军八十六岁的女儿王鲁云携家人四代一起参加活动,女儿黄惠珍代表王耀武将军后人向港大图书馆馆长伍丽娟赠送一本《抗日铁军──王耀武和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抗战英雄录》。

孙中山亲自任命的黄埔军校筹备委员林振雄后人林丹生向港大图书馆赠送一册《林振雄与黄埔军校》。这次活动赞助人之一周湘昆是第四期周游将军的女儿。主办机构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会长林际平是三期林薰南将军之孙、今年一百零一岁的父亲林上元为黄埔十八期,现任“黄埔同学会”会长。副会长沈清是第四期周恩寿(周恩来胞弟)之孙。主礼嘉宾中联办台务部肖洪副部长致辞时介绍,他的曾祖父是黄埔一员,曾经参加台儿庄战役。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结束后听到一位正和黄惠珍交谈的女士自我介绍其先辈是七十三军的。七十三军主力是湖南人,后来成为王耀武的嫡系。在血战常德一役,王耀武率领七十四军重创日寇立下殊勋,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在湖南大学礼堂,侵华日军湘西会战总指挥、第二十集团军司令官坂西一郎向长衡地区受降主官、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低头交出佩剑。我见到黄惠珍身边还有几本印制精美的《抗日铁军》,立即求赠,黄女士欣然应允,并在有王耀武将军画像的第一页空白处签名“王耀武将军外孙女黄惠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黄埔名将,最感人故事是抗战。我对抗战历史很感兴趣,曾经专程去腾冲,到中国远征军墓前跪献鲜花一束,也曾经到上海苏州河畔寻觅四行保卫战的遗迹,看《血战台儿庄》《长沙保卫战》《百团大战》,对那些冒枪林弹雨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充满敬意。当年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取得伟大胜利,改变了民族的命运,亦为人类正义事业写下光辉一页,这段历史值得铭记,启迪后人。听说下月在北京将有纪念黄埔百年的重要活动,际平兄透露已接到邀请。弘扬黄埔精神,推动祖国统一进程,两岸的黄埔后代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