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病逝,至今已有46年,但是至今,蒋介石的灵柩仍未下葬,而是按蒋介石的老家——浙江风俗让灵柩“浮厝”。

所谓浮厝,就是把灵柩的四角垫高三寸,使之不沾地面,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后人不用破土刨坟而迁葬。

至今,蒋介石的棺椁还是以浮厝的方式置放于慈湖,没有正式安葬,等待着迁坟。

众所周知,蒋介石蜗居台湾几十年,对没能反攻大陆一直是留有余恨的。

蒋介石此举到底是想迁到哪里去呢?时间还要倒回蒋介石去世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元是浙江寿昌县人,16岁就考上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成为一名卫士,49年他作为随从人员跟随蒋介石一起败退到台湾。

到台湾后,成为了蒋介石、蒋纬国,蒋家两代人的贴身侍从副官,他大半生为蒋家服务,服侍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两代人,见证了蒋家王朝的兴衰。

在自己退休以后,翁元藉由台湾作家王丰代笔,出版了一本《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里面写了不少蒋家父子生前的生活日常,也披露了一些蒋介石去世当日的葬礼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元(后排右二)

心脏病已经是蒋介石的老病,一直在台湾的荣总医院住院治疗但并无好转。

1963年的冬天,宋美龄执意要回蒋介石在台湾的住所——士林官邸过圣诞节,蒋介石也想回到住处办公,便没有反对,命人把所有的医疗设备都搬回了士林官邸。

1964年3月,在宋美龄的安排下,一位美国医生给蒋介石进行了心脏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产生了很多后遗症,心脏停止跳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1975年,蒋介石去世的当天下午,刚好轮到翁元值班,他像往常一样随侍蒋介石左右,但是感觉到蒋介石似乎比平常更暴躁一些,不停地躺下再起来,医官见状便劝说蒋介石躺下休息,但是蒋介石置之不理,就这样一直折腾到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

当晚,蒋经国去士林官邸陪蒋介石夫妇共进晚餐,餐后蒋经国照例跟蒋介石进行书房交谈时,发现了蒋介石的异常,便让医官给蒋介石吃几颗镇定剂。

当时已经晚上八点,翁元结束了当天的值班任务,因为太累了,回去就睡着了。

11点时,翁元被睡梦中惊醒,经同事告诉才得知,原来蒋介石情况不好,吃完镇定剂后不久,心电图突然变成一条直线。经过当天值班医官手忙脚乱地抢救,还是没能挽回蒋介石的生命。

等翁元赶到士林官邸时,屋内已经聚齐了一屋子人。蒋经国在房间一角啜泣,宋美龄在病榻前一言不发,面色铁青,医生已经开始为蒋介石遗体带上假牙,然后通知当局高官来此瞻仰“总统”蒋介石的最后仪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副总统”严家淦来瞻仰遗容以后,便开始准备为蒋介石移灵,移灵的车是荣总医院为蒋介石新买的进口救护车,就在蒋介石的遗体要被移上救护车时,突然一阵雷声隆隆作响,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但是移灵车队是不能耽误时间的,于是车队就在雷雨中缓缓前进。

蒋介石的葬礼可以说是排场空前。

严家淦在蒋介石死后7个小时继任总统,继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成台湾当局21位高官成立蒋介石治丧委员会,并且宣布从4月6日起一个月,均为“国葬”期间,所有公职人员均要身着素服、佩黑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家淦

把蒋介石的遗体停在荣总医院5天,供台湾民众瞻仰,灵堂内共插有88根蜡烛,灵堂正中间供有蒋介石的巨幅遗像和遗嘱,灵前有5个用白色菊花拼成的十字架——这是信奉基督教的宋美龄为蒋介石供奉的。

蒋介石的遗体按照蒋介石家乡的旧例,穿着七层内衣裤,外面是长袍马褂,胸前配着各种勋章。

蒋介石的陪葬物品比较简单,只有《三民主义》和圣经等四部书,以及蒋介石日常用的帽子、手帕、手杖、手套这些日常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民主义

一切停当后,蒋介石的遗体才从荣总医院移送到国父纪念馆。

灵车堪称豪华,车上装饰有20万朵深黄菊花,两边挂数条白绋,车前挂着鲜花十字架,宪兵车在前开道,车队后面有大型黄菊十字架,家属及2000多执绋人跟随车队前往慈湖。

灵车经过的街边,有一些官员设的“路祭”棚,成千上万的学生跪在道路两旁。

蒋介石的葬礼上,蒋经国长跪不起,上行下效,又引发了全台湾大大小小官员和民众的跪拜。

后来,蒋介石遗体便一直停在慈湖行宫,台湾当局在行宫内设了“中正纪念堂”,供台湾民众瞻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正纪念堂

由于蒋介石去世得很突然,其实并未留下什么临终遗言,所谓蒋介石的心愿是葬在中山陵的说法,系来源于其子蒋经国的《守父灵——月记》。

大意为经宋美龄同意,将蒋介石的灵柩暂时停于慈湖,等光复大陆以后,就完成蒋介石的遗愿把灵柩迁到中山陵内。

“慈湖”位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村附近,这个地方四处绿树成荫,景色十分优美,本来这个湖叫做“牛角楠埠”,因形状似牛角而得名。

后来蒋介石生前去此地游玩时,因为觉得这个地方与家乡溪口的景色十分相似,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他想起了浙江老家母亲王采玉坟庐“慈庐”,“慈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湖

蒋介石与母亲的感情十分深厚,蒋介石8岁丧父,王采玉独自抚养蒋介石长大成人,可谓含辛茹苦。

王采玉病逝时,蒋介石已经成为国民党核心人物,他在母亲坟前立了两根石柱,并请人刻上一副自己撰写的对联:“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后来蒋又命人依傍着母亲墓地的山腰间建造了3间新式洋房,命名为慈庵。当时蒋介石每年回乡祭奠母亲时,就住在慈庵。后来败退台湾后,回乡祭拜这个愿望,只能在蒋介石的梦里实现了。

为了缓解思乡之愁,蒋介石就在溪口建了一幢行宫,就叫“慈湖行馆”。而今叫“大溪陵寝”,如今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棺材,便都安放在此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溪陵寝

说白了,蒋经国所谓的“父亲遗愿”,是他自己的推定,现存的《总统蒋公遗嘱》,是由台湾官方撰写的,1975年4月6日载于台北《中央日报》。

这份遗嘱,无论是形式,还是句式上,都有意模仿孙中山的遗嘱。不过孙中山遗嘱确系孙中山本人病重时完成,且有亲笔签字,而蒋介石在睡眠中去世,并未来得及在遗嘱上签字。

王丰就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质疑,问题直指蒋介石遗嘱的真实性,他提出这封遗嘱是台湾 当局出于政治意义“补写”的。

不过蒋介石在世时确实留下过数封“遗书”,几乎都来源于蒋介石生前最爱写的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一家

第一次立遗嘱是在1922年,当时蒋介石决心南下护送孙中山时,曾将家事托付给张静江,留下一封遗嘱。后来蒋介石在1931年的日记中记载了此事。

第二次是在1938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给宋美龄,蒋家经国、纬国两兄弟和国民留了三封遗书。

而第三次,是在蒋介石已经败退台湾以后,当时蒋介石已经84岁,在日记中留下了遗嘱性文字,大意为自觉时日无多,特别提到了一句话:“系我党政军同志以助我之心助彼完成光复大陆之共同使命也。”

同年年底,蒋介石再次夹在日记中一张"遗嘱"其中提到让严家淦继任总统,蒋经国任行政院长兼三军总指挥,党务由集体领导,这样就算是交待完了身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由此可见,蒋介石的心愿并非仅仅是魂归故里,而是“光复大陆”,蒋经国代父宣布的遗嘱,虽然非蒋介石的原文,但确系蒋介石的心意。

孙中山乃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葬在中山陵的意义,是继承孙中山的衣钵,这样说,只有延续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埋在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的陵墓中。

不过,如今蒋介石的愿望无异于妄想,在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仅统治台湾13年就去世了。

蒋家第三代后继无人,蒋家王朝在台湾的政权已经覆灭,甚至如今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地位都已经式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左)

照台湾那边的迷信说法,蒋介石头尖似龟,是“龟精”转世,所以死时才会下这么大的雨。也无怪台湾民众如此迷信,因为蒋介石本人,就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

传说中在蒋介石反革命期间,专门派人去破坏我党领导人的祖坟风水。而蒋介石在台湾一直居住的士林官邸和慈湖行宫,就是蒋介石迷信的具象体现。

士林官邸的修筑十分讲究风水学,蒋介石一生最喜欢东方和南方,这座士林官邸就背靠福山,面向东方,三面环山,是蒋介石在台湾大学亲自研究修建的。

除了风水,士林官邸十分重视防御,从外观看,士林官邸就像一座碉堡。当年若不是宋美龄的反对,士林官邸就要被蒋介石刷成绿色,这样从高空和远处看,就会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这样便很难被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结构上来说,官邸的主建筑有钢筋混凝土构造,主结构是钢骨结构,连炸弹都很难炸垮。

而在官邸的地下,则埋了很多条地道,传言说士林官邸可以直通七海官邸、总统府和松山机场,这样以便战事失利时直接逃亡。

不过,还只是一种推想,由于涉及机密,个中细节并未向外公布。如今,这座曾经神秘的官邸已经成了一个台湾景点,供世人观赏。

而慈湖,也是蒋介石精心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但虽说慈湖是块风水宝地,但是蒋介石蒋经国的灵柩长期在此浮厝而不下葬,按风水学来说不是好事,不知道蒋介石后代凋敝,是否与此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湖陵寝

其实,别说反攻大陆,就算在国民党内,蒋介石早就丧失了“三民主义”的本心,失去了继承孙中山衣钵的资格。

回想蒋介石第一次留遗书的时候,蒋介石的确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营救远在广州,身处险境的孙中山,当时孙中山被叛军包围,身边根本没剩几个人,蒋介石的到来,对孙中山来说无疑是 雪中送碳。

在永丰舰上,蒋介石足足陪孙中山度过了42天,这段共同患难的经历,让孙中山彻底信任了蒋介石,等待危机渡过后,孙中山授给了蒋介石全部的海上指挥权,后来又令其承办黄埔军校。

待中山先生去世以后,蒋介石打败了对手汪精卫,成为了国民党内实质性的最高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这时,蒋介石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一心追随孙中山的无名小子,他上台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铲除异己,他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屠杀共产党人,打击当时提拔他的鲍罗廷。

同年12月,蒋介石如愿以偿迎娶了宋三小姐,正可谓战场情场双得意。

虽然蒋介石本人的生活堪称节俭朴素,但是为宋美龄斥巨资修建了大名鼎鼎的美龄宫,蒋介石的上台离不开孔、宋两家的背后支持,孔、宋两家夜在他的庇护下疯狂敛财,搞乱了民国经济。

等到民国后期,蒋经国想大力整治腐败,发现最大的蛀虫竟然就是自己的继母和表亲,不得不被迫中止这次反腐,民国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和蒋介石

蒋介石一生信奉“攘外必先安内”,可是自己的家事都解决不好,更何况其他,这也注定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终成梦幻泡影。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终会盼到台湾重归大陆的那一天。

不过,即使未来有台湾统一的一天,想来也绝不允许蒋介石的灵柩葬于中山陵,蒋介石安葬中山陵的愿望终成一场空。

蒋介石父子43年贴身副官回忆录——王丰

蒋氏归西去 官邸空悠悠——蒋介石台湾行宫士林官邸揭秘 郭守华 江海侨声

蒋介石一生到底留下多少遗嘱 李有唐 文史博览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