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17日电 题:新能源车下乡叠加以旧换新,年内或带动30万-40万辆增量

作者 章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弘

中国汽车市场近日不断迎来利好政策。

先是4月份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以旧换新。随后,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补贴范围和标准。5月15日,工信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又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一系列的政策连续推出,必将对汽车市场带来直接影响。

推动新能源车下乡,需形成合力

近年来,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城市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而农村市场的需求则成为各大车企新的关注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统计,2022年到2023年,农村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从4%上升到17%,虽然距离一线城市30%以上的渗透率还有较大距离,但增幅明显高于城市市场。

要更好推动新能源车下乡,有一些问题需要尤其关注。第一,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先行。第二,购车成本要降低,性价比要高。农村地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让汽车价格降下来,让农村消费者买得起,这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破口。第三,销售服务网络也要跟着下沉,才能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新能源汽车下乡,不能只是产品下乡,更要车企和相关企业形成合力,捆绑升级服务模式,提升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和范围,否则新能源汽车下乡只能是空话。

另外,目前银行和保险公司大多只在县级设立营业网点,几乎很少下沉到乡村两级,使得乡村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汽车金融和保险服务。我们必须坦率地看到,由于道路问题,也许乡村市场存在着事故多发现象。这导致金融保险企业不愿意随着汽车下乡。因此,在国家大力推动汽车下乡活动的同时,能否也推出相应的金融保险措施,类似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的补贴政策一样,以保障金融保险服务机构和消费者的双边权益,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事业的稳固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以旧换新,要让报废更方便

除了新能源车下乡新政,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陆续出炉,其中报废旧车买新车最高补贴1万元。

以旧换新补贴1万元,是迄今为止补贴力度较大的一次,对车市来说是重大利好。据乘联会测算,截至2023年,国内乘用车保有量约为2.6亿辆,其中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为1583万辆,占比6.0%。因此,这次的补贴范围将覆盖超1500万辆旧车,或带动新车销量达100万辆。

不过,各地政策落地执行上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和注意。例如,出台的政策重点不能都在换新上,也要关注旧车能卖多少钱,不然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对补贴存在偏差,造成其参与度不高。

为更好推动以旧换新落地,笔者建议,第一,县乡区域的汽车消费,需要更好地打通汽车流通体系。大量的旧车报废需要建立有效的处理和回收机制,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二,要让买车更实惠,从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各环节让利,降低买车成本。第三,让用车更便利,进一步完善充电、停车、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第四,让卖车更省心,推动取消二手车全国范围限迁,建立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第五,让报废更方便,鼓励拆解企业上门收车,让车主销售报废车辆更加方便。

新能源车下乡与以旧换新双重政策利好下,前期观望的消费者有望转化为购车人群,预计5月份新能源车会有一定购车需求的释放,但是量不一定会很大,毕竟各地政策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年内或会带来30万-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增量。(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