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它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只有遇到严重的天灾人祸,在本地实在没有出路了,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骨肉分离。而留恋故乡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亦是人之本性的心理诉求。两千年前的《汉书》,极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对老家的特殊情感。在山西,“安土重迁”早已深深刻入我们的骨髓,写入我们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绵延3500多公里的雄伟长城边墙、云冈石窟、悬空古寺、应县木塔、平遥古城,令人流连忘返。蜿蜒的黄河在晋陕峡谷穿行千里,留下老牛湾、乾坤湾等自然美景;雄伟的太行山和吕梁山孕育了三晋大地得天独厚的壮美景色,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五台山、恒山――一山一美景,秀美壮美,美不胜收。有人说,到山西不是来旅游,而是来寻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的一方水土,承载了天下华人关于老家的记忆。如今,人们来此寻根问祖,仿佛还能看到祖先背井离乡,被迫迁移时骨肉相离的场景。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个地方到底是在山西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山西洪洞县的那些事。洪洞县是山西第一人口大县,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因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去山西洪洞县参观游玩,遛娃拍照打卡的游客不多。但是,这里却是世界华人故里。“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一曲民谣,一棵古老又神圣的大槐树,见证了600年前的明朝大移民,成为洪洞与亿万华夏儿女的纽带,承载了无数人的乡愁,也沉淀出了洪洞“华人老家”的根祖情结。不仅如此,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洪洞县还藏着中国第一琉璃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洞县散布着1000多处历史遗存、260多处人文名胜,而广胜寺飞虹塔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琉璃塔飞虹塔始建于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由正觉和尚开始建塔,此后屡废屡兴。到明代,重新修建。飞虹塔为楼阁式密宗塔,呈八角形共十三层,塔通高47.31米,全部由砖砌而成。整座琉璃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更为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胜似道道彩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这一奇妙景色,人们称为“飞虹塔”。除此之外,著名的戏曲故事《女起解》发生在洪洞。相传,这里的明代监狱就是关押苏三之囚所。因而,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苏三监狱。苏三监狱位于洪洞县政府大院的西南角,也就是明清时代的县衙大堂的右角处。监门内有一照壁,照壁左边与大墙相接,右边有一小巷可以通过,通道不仅狭窄,而且多拐,拐处都是直角。一进监门,必须接连拐四个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一道比一道小的五道门,然后才能进入监院。这走起来很不方便,可能是防止犯人逃跑而专门设计的。由于苏三故事曲折动人,当年的“苏三供堂”、“苏三监狱”由此闻名,长时期内被人们保存维修。“苏三供堂”即洪洞县衙大堂,为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后又重建。

光绪四年知县艾绍濂又全修大堂。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毁于1977年。据传,苏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监,三次受审。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山西洪洞县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游客不多却是世界华人故里,藏着中国第一琉璃塔!山西第一大县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