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绪不可怕,看不见情绪才可怕

Emotion

长期关注公众心理健康的清华教授彭凯平,花了数年时间,出版了他的新书——《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原来心理学家们已经研究了这么多种情绪,而仅仅这本书里就围绕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道德情绪这三大类,介绍了27种之多。其中不少是情绪心理学的冷知识,却很好地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对照书中的情绪描述,去观察周围的人,发现大多数人长期处于某一类情绪中,很难实现跨越。例如,悲伤的人无法感受快乐,自爱的人,无法理解自卑。一个人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感受不同阶段的情绪的。这导致我们在遇到情绪问题时,总是无法感同身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在一本书里,完整感受一遍这三类情绪;同时,了解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情绪实验,以及由这些实验成果衍生的应对策略。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这些不如意背后往往都存在着非常关键的,不易觉察的情绪动因。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情绪。当这些情绪被看见后,就会有醍醐灌顶、“看见即疗愈”的感觉。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一旦学以致用,人生的不如意便有望迎刃而解了。

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真的能觉察和看见这27种情绪,那么,会活出怎样的人生呢?我们不妨借助宫崎骏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来体验一下。很多人在看了这部电影后表示看不懂,尽管在观影时感到很震撼,但感觉难以理解很多情节。如果观影效果仅仅如此,那真就辜负了宫崎骏的匠心独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用《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剖析电影中每帧情绪

电影一开始,11岁的少年真人的母亲在大火中去世,他随父亲来到继母家的乡下大宅,随后就发生了许多怪事。不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可能一小时过去了还看不出头绪: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其实,结合《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中关于悲伤五阶段的描述,就容易理解电影中小主人公在失去母亲后的每一帧情绪变化了。

(1)消极情绪阶段

因亲眼目睹母亲惨死,少年真人不得不经历悲伤五阶段。最可怕的是第四阶段,如果扛不过去,很可能会发生悲剧。电影中,善良懂事的真人变得狡诈撒谎,甚至故意伤害自己,连累父亲和继母。这一阶段,乍看之下只会看到真人的悲伤和谎言。但在阅读《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之后,可以帮助我们看见:愤怒、自卑、焦虑、孤独、抑郁、失望、嫉妒、羞愧、悲伤、社交恐惧等10种消极情绪,真人全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

(2)积极情绪阶段

当处于悲伤第四阶段的真人,不顾雾子婆婆的劝阻,闯入神秘通道解救继母时,尽管雾子婆婆十分害怕,但她有心守护真人的勇气,驱使真人进入到了积极情绪阶段。《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中所描述的11种积极情绪——希望、勇气、宽恕、幽默、欣赏、自爱、兴趣、平静等,我们恰好都可以在电影中“看见”。

母亲虽然去世了,但她留下了爱的种子,让真人没有在恶的道路上迷失。所以在年幼孩子的心灵种下爱的种子,非常重要。有些人小小年纪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和他们幼小的心灵缺乏爱的种子密切相关。如果心中有爱的种子,即使经历最悲惨的人生,也不会在恶的路上走得太远。

宫崎骏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情绪对我们的重要影响。那些看似不现实的情绪,实际上比物质的影响可能还要大。

(3)道德情绪阶段

仰望星空,祝福哇啦哇啦升天的场景带给真人敬畏之心,标志着他进入了道德情绪阶段。普通人的道德情绪很难被看到,但通过阅读《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了该道德情绪阶段,并在电影中看到:同理心、感恩、敬畏、升华、良知、福流等6种道德情绪。当真人放弃带有恶意的积木和权力的诱惑,自揭伤疤、坦诚地反思自己的恶意时,他终于闯过了最艰难的悲伤第四阶段,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升华。妈妈的遗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真人回应:我要构建一个没有恶意的美好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他渡走向自渡:情绪的作用比认知更大

别人带给我们的启示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的,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他渡”。然而,持久的幸福和美好还需要自己心灵的觉醒,这就是“自渡”。

在电影中,真人的舅舅带领他走过了一段重要的人生路,鼓励他勇敢探索世界,这是对真人的“他渡”。然而,当电影结束时,真人拒绝了舅舅的帮助,开启了自己的心灵觉醒之路,从“他渡”转向了“自渡”。他从最初看不到雾子婆婆的关心,到后来感恩和珍惜她以及所有人的呵护,他的生命因此变得成熟了。

在消极情绪阶段,真人只看到了苍鹭和鹈鹕的丑陋,而看不见继母、爸爸、婆婆对他的爱护……显得非常不真实……如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时候,世界会变得特别虚幻,充满了各种不真实的幻境……

而到了积极情绪阶段,真人看到希望和勇气,试图拯救继母,这使他的情绪从消极转向积极。但他无视雾子婆婆的呵护和劝诫,表明他的良知尚未完全觉醒。

最终,在道德情绪阶段,真人的良知被唤醒,他的人生观得以升华。这时,他看到了真实的世界,看到了真实的、可爱的苍鹭,感受到了继母、婆婆和父亲的爱,认识到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借助于情绪心理学,我们参悟到结尾的寓意:消极的,充满愤怒的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充满了积极心理,升华了道德心理的美好世界是清晰的、真真切切的。

有人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是认知壁垒。很多人认同这个说法,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情绪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所以才会避开情绪,只谈认知。

1997年之后,各个心理学流派都加大了对人类情绪的研究。目前已基本达成了以下两个共识:(1)人类先有情绪后有认知;(2)情绪的作用比认知的作用强大。(摘自《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可惜的是,人们总是忽视情绪问题。一旦遇到了情绪问题严重的人,也还是希望通过讲道理来解决。《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中的心理学试验告诉我们,这样做注定会失败的。因为我们在讲道理的时候,一心想着的是——跨过情绪实现改变别人认知的目的。所以经常在悲剧过后,有人很遗憾地说,当初如果听我劝就好了。这样说话的人没有搞明白,跳过情绪问题去解决别人的认知问题,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要认为不听劝的人很笨,更不要认为会讲道理的人很智慧!

《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指出,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被忽视的健康危机。而不了解情绪在认知之前的重要性,可能是导致这一危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视“情感负债”

许多丈夫抱怨:“我每个月都把工资交给太太,她还是不满意。”问题是你每天拥抱她吗?你每天夸奖她吗?如果没有,这些情感负债会抵消你所付出的物质支持。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的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让伴侣产生好情绪是一个很划算的投资。通过情感的付出,可以比物质上的付出更有效地提升家庭幸福感。

一位离家出走的14岁女孩告诉父母,更愿意和朋友在一起,因为他们能提供情绪价值。很多家庭的孩子确实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但如果这些物质给予中附加了太多情绪负债,而情绪价值只能从外面的人那里得到,父母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绪价值到底有多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强调情绪价值,这是因为我们来到了感受力经济时代!在感受力经济时代,情绪价值就是最大的价值;此时的价值投资,首当其冲的是情绪价值的投资。宫崎骏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充分展示了情绪价值的力量。

联合国第66届大会指出,幸福感偏低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生存威胁之一。但,幸福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迅速实现。未来,能够迅速完成的事情,都将由AI替代;而那些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拥有的、幸福的情绪感受, AI暂时无法替代。目前,人是铁,饭是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到来的是:人是铁,幸福是钢的时代。

通过《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 我们可以继续尝试用书中的27种情绪去观看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去品味每一部剖析人性的电影。也可以尝试用情绪心理学去审视自己和他人,去观察社会,相信我们的感受力会得到迅速提升。这是一种当前的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的能力,也是一种人类能够获得持久幸福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凯平公众号

责任编辑 | 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