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叔是个多年的老烟枪,去年在体检中被查出肺部存在结节,妻子让他戒烟但他怎么也戒不了,俩人为此没少吵架。

前段时间他在网上看见一篇研究称尼古丁根本不致癌,还能降低死亡率,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抽烟了,给妻子气得够呛。

到底尼古丁会不会致癌呢?随小艾一起来具体了解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尼古丁根本不致癌,还能降低死亡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称给小鼠喂食添加了2μg/ml的尼古丁水6~12个月后,小鼠的死亡率下降了约40%,且小鼠的衰老情况全面改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FDA承认尼古丁与致癌无关,但不是推荐大家大肆吸烟。

烟草内的尼古丁并不是直接导致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真正有害的是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化合物。香烟烟雾内有7000多种有害化合物,其中包括有60余种致癌物。

尼古丁虽然不致癌,但其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在尼古丁成瘾后,吸烟者需要不断吸食香烟来满足身体,期间会摄入大量的有害物质,显著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也就是说,尼古丁和香烟致癌离不开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吸烟有害健康,细数吸烟的“四宗罪”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医生对此更是清楚,但数据显示我国男医生的吸烟率依旧高达38.9%,香烟似乎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能力。

我国总体烟民的数量更是令人心惊,目前约有3亿烟民,其中年龄>15岁的人群吸烟率高达26.6%,男性的比例为50.5%。

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人因烟草而失去生命,如果没有采取有效行动的话,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每年200万人、2050年增长至每年30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几种关系,这几种疾病是最为常见的。

1、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会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以及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以及肺癌等。

2、心脑血管疾病

吸烟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进而让血流受阻,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随着吸烟年限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糖尿病

吸烟会让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生成,让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长期吸烟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率就越高。

4、恶性肿瘤

烟草烟雾内有至少69种致癌物,长期吸烟的人会大量摄入这些致癌物,致癌物蓄积在体内会导致一些基因发生突变,当突变累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以及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都存在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想要规避吸烟带来的健康风险而选择吸食电子烟,认为电子烟更为健康。

电子烟也同样不安全,其内里也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致癌物,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不亚于香烟,周围人吸食了电子烟的二手烟雾,同样会影响健康,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

三、戒烟的健康益处显著,牢记三个“干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石志红表示,吸烟的人群只需要戒烟,就可以给健康带来明显的益处

戒烟20分钟后血压即可下降到最后一支烟之前的水平,手脚温度也会恢复正常;戒烟24小时心梗风险会明显下降;戒烟10年可让肺癌风险下降到吸烟者的30~50%。

无论什么年龄的吸烟者,想要戒烟都不晚,30岁时戒烟可让预期寿命延长10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志红医生提醒,烟草依赖症人群戒烟要做好这三件事。

首先要对吸烟者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认识到吸烟可给健康带来的伤害,并下定决心开始戒烟。戒烟过程中,家人和朋友要给予戒烟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针对于烟瘾较大、意志力不坚定的吸烟者,可通过戒烟药物来辅助戒烟,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后,戒烟前后戒烟者身上会有明显的阶段反应,可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如规律起居、均衡营养、适度运动等,帮助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草对于健康百害而无一利,对此一定要持有正确的心态,还在吸烟的人群要尽早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