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一生,值得称赞和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度是湖南湘阴人,早年留学日本。由于日本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这对杨度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老师王闿运是研究帝王之学的。因此,杨度对君主立宪制度很感兴趣。深知袁世凯不喜欢民主共和。针对民初混乱的政局和袁世凯敌视共和的态度,1915年,杨度与孙毓筠、胡瑛、李燮、刘师培、严复组织“筹安会”,以“筹一国之安”。杨度还发表了《君宪救国论》长文,鼓吹帝制,拥袁为洪宪皇帝。袁氏一命呜呼,杨度等人作为祸首,遭到通缉。

洪宪帝制失败后,杨度流落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皈依佛门,穷困潦倒。一次偶然的机遇,他结识了陈赓。当时陈赓在周恩来领导下担任中央特科二科情报科科长。周恩来认为,杨度社交面广,熟悉中国政治情况,不妨与之联络。于是,陈赓成了杨度的座上宾。杨度通过与陈赓的接触,开始同情革命。1927年,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时,杨度曾奔走营救。李大钊牺牲后,他继续在北方奔走营救被捕的其他共产党人,多方帮助和周济被难者家属,还曾变卖家产捐助党的经费。杨度通过各种关系获取大量重要情报,及时贡献给我党,起到了别人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后来经人建议杨度正式提出入党的要求,经周恩来批准,正式吸纳杨度为我党的秘密党员。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叛变投敌,当时是中央特科董维健护送顾顺章去武汉的,顾叛变后,董设法逃回上海,处境十分危险。由潘汉年安排藏匿于杨度家中数月。其时杨度已患病卧床,但仍十分关心董氏。1931年9月19日,杨度在上海病逝。周恩来、潘汉年等特地前往吊唁,对其家属子女表示慰问,同时对他们的生活作了妥善安排。

信仰是一种追求,杨度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一生,值得称赞和肯定。(谢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