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百年前,北洋政府为了弥补经济缺损,和法国随手签订了一项条约。

然而谁能想象,百年之后这份条约,竟为我国带来了一份足以令各国眼红的大“国运”。

这份神秘条约究竟暗藏何种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澎湃新闻》),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宝藏群岛 列强疯抢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在皖系军阀段祺瑞的领导下干了一桩震惊西方的“大事”——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两国正式宣战。虽然没法像其他国家一样往欧洲派兵,但中国也为盟国军队提供了30万华工修铁路、运弹药、盖战壕。据统计,约有5万中国人因此丧命于异国。

1919年1月18日,一战结束后不久,西方各列强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旨在就战后国际新秩序的重建进行商讨。我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并没有获得参与和会的资格。更荒唐的是,我国山东的领土主权还被列强擅自转给了日本,最终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还是关于一个位于欧洲边缘的岛屿归属问题。此岛名唤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早是由北欧海盗于1194年发现的。这处岛屿总面积6.2万平方公里,虽然地方不大,但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成了各国的争抢对象。

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开始组团来到这个岛屿搞“实地勘察”,每个国家都想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这块“肥肉”收入囊中。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沉寂了好几百年,从此再也不止是鲸鱼、海象和北极熊等原住民无忧无虑的温馨小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偏僻,西方各国对它的探索热情也仍然只增不减。这片北极冻土隔三差五就能迎来一群捕鱼船,最夸张的时候一天就能看到300条捕鲸船在岛屿附近转悠。可老话讲“僧多肉少”,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只有一个,抢它的国家那么多,到底该归谁呢?

美英法等一帮国家都想先发制人,国与国之间互掐得很厉害,谁也不愿把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拱手让人。但一番鸡飞蛋打之后,各国都意识到再任由争夺战继续下去,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资源迟早要耗光。于是他们决定握手言和,提出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协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主权最后落到了挪威手中。条约除了规定群岛归挪威管辖以外,还向缔约国公民开放了居住、旅行、打猎和经商的权利。随着条约签订,围绕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争夺终于告一段落。但仅在6年之后,我国也被拉入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无心之举 造福后世

1925年4月9日,一封来自法国的照会文件在北洋政府引起了轰动。不过,让段祺瑞等人震惊的并不是照会,而是夹在照会后面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副本文件。用外交部万福麟的话来讲,法国佬是想拉中国一起签这个条约,好改善一下两国一战后的外交关系。

虽然听起来是好事,但段祺瑞心里却莫名发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成形不久,法国佬就结结实实的坑了北洋政府一把,设计使中国背上了2000多万白银的巨债。经由币种汇率一放大,北洋政府欠法国的钱直接飙到了6000多万,把段祺瑞愁得胡子都要变白了。

条约签订后,段祺瑞曾经离开了北洋政府一段时间,直到1924年才重新上台。但对于这位北洋政府话事人而言,此前因为法国佬而留下的经济窟窿,仍然是个解决不了的心腹大患。段祺瑞虽然是一把手,可口袋比脸还干净的他也实在没能力搞钱,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段祺瑞想起了法国人此前赊欠中国的那2360万关税钱,决心一定要回来。这便是著名的“金佛朗案”,在中法双方交涉整整一年后,鬼精鬼精的法国佬终于同意在1925年4月20日归还所有关税钱。结果中国还没派人去签协议,法国人就主动过来拉自己入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祺瑞当然也不是傻子,通过外交部的陈箓得知,法国除了拉拢中国之外还向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国抛出了“橄榄枝”。原来自从一战结束后,元气大伤的法国为了抗衡美英日联盟,决心拉拢其他国家丰满自家羽翼。好人卡发来发去,最后硬是将18个签约国扩充成了43个。

段祺瑞觉得法国这块“蛋糕”送上来的实在突然,一战刚结束的时候,法国还和英美等国在会上对中国各种阴阳怪气。怎么几年不到的功夫,法国佬又突然想和我国改善关系了?虽然离谱,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确是个资源宝地,中国若是能从中分一杯羹,那也是极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原件

而且,以中国当时的情况来看,同意和法国等国签约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获得缔约国身份既不会触及欧洲列强的既得利益,也不会让贫瘠衰弱的中国再受损失。1925年8月27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正式签订,中国从此成为条约缔约国的成员之一。

然而世事难料,《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订仅两年后,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就倒台了,国内也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动乱局面中。全国各地的军阀为了各自利益斗得你死我活,时间一长竟都忘了北洋政府随手签的这项条约。直到百余年后的1991年,此事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二为高登义

1991年秋,中国探险家高登义跟随挪威的一个考察团来到北极,邀请他的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叶新教授送给了他一本《北极指南》。高登义如获至宝,当即就翻开书读了起来。他本打算在书中多找些关于北极的考察资料,结果翻着翻着,高登义的眼睛忽然一下子亮了起来。

原来高登义在看书时无意间翻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英文版。通过内容他了解到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竟是该条约的缔约国之一!高登义大喜过望,当即向我国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汇报了这项重大发现。他请求在群岛上建立科考站,这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进一步寻找,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惊喜的发现,斯匹次卑尔根收复朗伊尔宾的博物馆里也刚好收藏着《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原件。虽然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但“CHINA”这个单词在一众英文里依然醒目。从那以后,我国便正式开始了对群岛的勘探之旅。

在2002-2004年这两年时间里,中国先后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朗伊尔和新奥尔松建立了两座考察站。如今在我国的有效开发下,这处群岛已经成了中国公民的免签旅游圣地。百余年前的段祺瑞或许也没想到,北洋政府随手签的条约,会为今天的中国带来那么大好处吧!#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