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迁河南洛阳,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李益的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他自自从军,奔赴前线,体验着大唐将士南征战北,目睹边塞风光,体验刀光剑影的惊险场面。

他的边塞诗都是来自亲身的经历的生活点滴,对身边真情实景的自然抒写,更是绝多大唐军人的复杂情感的集中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从军北征》

首句大笔勾勒,描写环境的苍茫辽阔、冷酷逼人,暗示大唐军人战天斗地、顶风傲雪的不屈风采。天山连绵,巍巍高耸,大雪纷飞,皑皑覆盖。青海湖畔,寒风呼啸,冰封雪冻,大漠苍凉。

恶劣天气透露出冷峻寒意,辽远时空折射出征途茫茫。大唐军人置身此境,远离家园,久别亲人,顶风冒雪,长途行军,无疑会产生强烈的思乡念亲之情。

“横笛遍吹行路难”此时此刻,不偏不倚的传来“行路难”是的笛声,好家伙,可谓一语双关,字面而言,指出征远行,冰封雪冻,寒风呼啸,困难重重;

笛声此起彼伏,人人吹奏,互相应和,形成一个哀怨漫天,情动山川的宏大场景。

想想这样一幅画面,天山之下,风雪之时,行军之际,万众吹奏,万声和鸣,何等气派,何等神奇。巨大的场面,恶劣的天气,众多的军人,加上哀怨的乐声,放大了思乡,强化了思乡,给人感觉,似乎天地之间久久回荡着幽幽哀怨的笛音,回荡着久久不散的乡情。

李白有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浓浓思乡之情,犹如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吹动每一颗离家远行的心。

同样,李益一句“横笛遍吹行路难”也是哀怨漫天,乡情难禁。思乡如潮,淹没每一个听者的心;乡情似海,激荡每一个游子的心灵。

横笛吹响,幽幽咽咽,哀怨凄清,久久回荡在夜空,声声敲打着将士们的心弦。三十万大唐官兵,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在冰封雪冻的严寒之中,在月挂中天的深夜之时,一致敏感,一起回头,一起望月。

笛声触动了军人的敏感心灵,冷月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一声声笛音,一次又一次刺痛他们敏感的心。也是血肉之身,也是为人父、为人子,也是侠骨柔情,怎么能够抵挡笛音的刺激,故乡的呼唤呢?注意这支军队,三十万人啊,规模庞大,阵容强盛,整装出征,顶着风雪,沐浴冷月,穿越大漠。

他们是大唐的边关卫士,他们是父母的忠孝儿郎,他们是出生入死的铁血战士,他们是建功立业的真心英雄。但是,此时此刻,夜深人静,远离家园,他们是家乡的儿女,心中装满故乡的一切,包括山水草木,包括亲朋故旧,包括鸡鸭牛羊。一个人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故乡的目光,三十万颗心,一时间全都随着凄怨哀婉的笛音,飞越万水千山,飞越戈壁大漠,飞向故园深处。

军人也是父母儿郎,也是儿女之父,也是妻子之夫,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离开家园,久别亲人、遭遇敌军、生死搏杀的时候,或许忘记了故乡与亲人;稍事休息,忙里偷闲,自然免不了思家念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情义丰富了大唐军人的形象,展示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人登上受降城(建筑物),极目天地,俯仰时空,描绘眼前所见,心灵所感。

乐峰(地名)前,黄沙漫漫,一望无垠,月光映照,沙粒如雪,一片洁白,给人以寒凉凄冷之感。受降城外,月光朗照,银辉四射,天地空明,月光如水,落地成霜,一片凄清冷峻,一片沉寂无声,给人以冷寂幽远之感。

对于征人来讲,环境苦寒、地域荒远,天气暴烈、风雪交加,都是常态,都可以理解。征战凶险、九死一生,大家也是有所预料。可是千疼万痛,千难万苦,全在乡愁,想想看,年轻儿郎,远离家园,久别亲人,杳无音信,戎马征战,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盼望回归。

这个时候,这种心境,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征人的心弦,引发他们对于家园亲故的浓浓思念。诗人写沙冷似雪,月冷如霜,其实是在烘托征人因为思归不得、团聚无望而滋生的失望、落寞与惆怅。

边关之夜,皓月之下,一阵笛音响,破空而来,随风回荡,久久缥缈在空中,久久萦绕在征人的心头。

笛音幽幽咽咽,哀怨凄清,如泣如诉,如慕如歌,传达万千情绪,万千感慨,蕴含其中。

笛音不知谁人吹起,不知来自何处,暗暗吻合月夜迷茫,天地昏暗的环境特点,也巧妙烘托出征人迷茫困惑,百思不解的心理状态。

一支芦管吹奏什么曲目呢?大概《阳关三叠》吧,吹奏者想起自己春天离开家乡,辞别亲人,折柳相送,别情依依,柔情绵长,宛如杨柳,随风依依,柔弱无力,因为离别伤透了心啊。

大概《梅花落》吧,眼前浮现一幅图景,大雪纷飞,寒风呼啸,梅花飘零,朵朵冷艳,一曲笛音哀婉凄清,随风而来,让天地肃静,让人心冷清。笛音撩拨人的情思,引发人的联想,伴随着阵阵笛声,诗人和万千大唐将士,一块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春夜闻笛》关于远征闻笛有感而发,李益每次都似乎对笛声特别敏感,可谓情有独钟,大概是因为足够伤感吧。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以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画面、感受熔于一炉,意境浑成,余味无穷,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听晓角》

深秋时节,刚刚破晓放亮,这时,浓霜满地,榆叶凋零,晨星寥落,残月在天;回荡在如此凄清的环境气氛中的角声,其声情该是多么悲凉哀怨,这是不言而喻的。

仰望天上的残月是孤零零的,此时此景似曾相识,又回到了《从军北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个孤月,不正是折射出征人有家难归的悲惨处境么?

秋空廖廓,鸿雁南飞,天气转寒,本当越飞越远,越飞越快,可是征人觉得,它们低回流连,盘旋不去,何故?

诗人设想,它们或许也是因为听了号角吹奏的哀怨悲凄的《小单于》曲调,才如此动心动情,不忍离开吧,写雁而不写人,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边愁乡思通过鸿雁不度曲折地传达出来,让人深思,令人回味。

此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诗中只有一片角声悲鸣回荡,一群塞鸿在盘旋,既没有明白表达征人的愁思,甚至始终没有让征人的生活片段。诗篇采用的是镜中取景、旁敲侧击的手法,从角声、塞鸿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情。它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见篇外。是一首含蓄蕴藉韵味十足的好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塞下曲》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忧怨情绪,情调偏向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

“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他们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