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收集整理和辛勤创作的内容,文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书籍、图片、人物等,如果有侵权嫌疑,请联系作者删除

01 镐京解围

01 镐京解围

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除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贬为平民的申后和宜臼害怕被褒姒迫害,逃到了申国。

申国的国君申侯是申后的父亲,宜臼的外公。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扶宜臼上位,申侯与西戎联合出兵,包围了西周的都城镐京

申侯的本意是吓唬一下周幽王,使其回心转意,重新册封自己的女儿为王后,自己的外孙为太子,结果事与愿违,兵荒马乱之间周幽王被杀身亡。

西戎兵终日处于苦寒之地,哪见过如此繁华的都城,他们在镐京烧杀抢掠,并打算长居于此,百姓苦不堪言。

申侯弄巧成拙,有苦说不出。想把西戎兵赶走,自己没这个实力,但如果任他们这么糟蹋祸祸镐京,自己作为未来天子的外祖父,却也是于心不忍。

于是申侯暗中写信向三个附近的诸侯求助,分别是郑、卫、晋、秦三国。不久之后,申侯收到回信,三个诸侯国倾举国之兵,前来镐京勤王,申侯大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国虽然离镐京比较远,但是因为郑桓公为保护周幽王而被乱箭射死,噩耗传回郑国,太子掘突悲痛万分,率举国之兵,星夜兼程奔赴镐京,誓为父报仇雪恨。

其次是卫国,卫武公姓姬,名和,已近八十,老当益壮,作为周天子同族宗亲,当仁不让,率兵驰援。

晋、秦两国也火速出兵,四国军队分东南西北,将镐京团团围住。

申侯与四国约定好,待夜深人静,偷偷打开了城门,里应外合,杀得西戎兵大败,收复了镐京。

国不可一日无君,掘突自告奋勇,带兵将太子宜臼从申国护送回镐京,于周幽王灵前继位,史称周平王

02 嬴姓由来

02 嬴姓由来

  •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本姓公孙,后改姬姓(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称姬轩辕;
  • 颛(zhuān)顼(xū),相传是黄帝的孙子,聪慧仁义,治理有方;
  • 帝喾(kù),相传是黄帝曾孙,他观察星象万物,划分四时节气,指导百姓按照节气从事农业的生产生活,使农耕文明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 ,相传是帝喾的儿子;
  • ,相传是黄帝八世孙,颛顼六世孙。他虚怀纳谏,惩罚奸佞,使天下大治;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并称为五帝,在华夏文明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五帝之一颛顼,后裔之中有一个名叫皋陶,皋陶的儿子名叫伯翳,伯翳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

伯翳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若木大廉。大廉的后人蜚廉,蜚廉的儿子名叫恶来,父子二人俱是纣王的宠臣,助纣为虐,罪恶累累。

武王克商后,诛杀了蜚廉和恶来。

03 秦氏始祖

03 秦氏始祖

蜚廉的小儿子名叫季胜,季胜的曾孙名叫造父,造父非常善于御马,他驾的车又快又稳,深得周穆王宠信,把赵这个地方封给了他,为嬴姓赵氏,其后人即是晋国赵氏之祖,三家分晋后建立了仅次于秦国的赵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后人名非子,此人善于养马,使国家的马匹数量翻了数倍。周孝王论功行赏,将秦地封给了非子作为附庸之君,为嬴姓秦氏,而秦非子就是秦国王室的始祖。

六世之后,传到了秦襄公,因秦国先祖养马出身,地位低下,而且秦国为附庸国,地处西陲,所以历来被中原各诸侯国看不起。

此时的秦国,无论国力、政治地位都无法与中原诸国相比。

04 跻身诸侯

04 跻身诸侯

秦襄公以敏锐的目光,抓住了镐京之乱的契机,积极响应申侯,出兵勤王,拥立周平王继位,因此获封秦伯(伯爵的爵位在贵族中也是非常高贵的),在政治上一举踏入了诸侯的行列。

而后,秦襄公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平王感其恩德,将岐、丰之地尽数封给了秦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丰之地沃野千里,却被犬戎占领数百年,在周平王看来,这只是一块看到却吃不到的肥肉,说白了就是空头支票,想要就自己打下来。

封给了秦国,既赏赐了秦国,给了诸侯们一个交代,维护了自己有功必赏的君主形象,又可以让秦国与犬戎互相争斗,无暇东顾,自己就可以在洛邑花天酒地,滋润生活。

令周平王没想到的是,秦国人如此善战,很快就把犬戎赶出了岐、丰之地,自己从方圆不到五十里的附庸国变成了纵横数百里的诸侯国,定都于,国力日益强盛。

秦襄公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后世秦始皇扫灭六国积累了第一桶金,可谓功高至伟。

贾谊的《过秦论》中提到的“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六世。

但是这其中,为逞匹夫之力举鼎身死的秦武王、在位仅3天就身死的秦孝文王以及在位三年却几乎没有什么突出作为的秦庄襄王,纯粹是凑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从贡献来讲:

  • 秦非子形成了以嬴氏为首的秦文化意识形态,拥有了周王室承认的正式徽号——秦;
  • 秦襄公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让秦氏从一个诸侯看不起的马夫,一跃成为了贵族伯爵,并拥有了沃野千里的国土,站上了争夺天下的牌桌;
  • 秦孝公以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拥有了与东方六国一较高下的国力;

这三个人,才是对秦国贡献最大的三位国君。

周平王十五年,襄公薨,文公继位。

思考评论:

  1. 秦襄公之子秦文公自称为白帝,主政西方,并建白帝庙。后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也是基于此,高祖自称赤帝,斩白帝意指灭秦遵从上天旨意,顺天而为。
  2. 秦襄公对周平王的恭敬换来了诸侯爵位,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最终换来的是天下,而秦始皇的治国策略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有时历史就是不经意间的偶然;
  3. 秦国和赵国同为嬴姓,本是同族,但两国之间的战争最残酷,互相攻伐。一场长平之战就坑杀赵国青壮年40万人,可谓惨烈至极;
  4. 周武王诛杀了蜚廉,但700多年之后,蜚廉的后人嬴政将周改为了秦,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妙;

你觉得秦襄公在历代秦王中的功绩排第几?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