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2023年7月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5月20日,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携手开启奥迪高端纯电出行新篇章。

签字仪式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上汽奥迪联合项目首任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等合作双方重要领导人纷纷到场,共同祝愿上汽与奥迪的合作能够“美美与共 共启新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合作,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1.上汽与奥迪共同开发智能数字平台,双方合作新车型并非采用此前传言的智己平台;

2.首批三款纯电动车型将覆盖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

3.奥迪汽车A至C级电动车型产品线负责人宋斐明(Fermín Soneira)担任此次合作项目CEO。

固然,强强联合,美美与共是奥迪与上汽的共同心愿,但对上汽奥迪的未来发展,或许仍有几个问题,需要上汽、奥迪,以及市场的解答。

1.上汽与奥迪如何分工合作?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奥迪汽车是上汽集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拥有强大的高端车型产品定义、整车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上汽集团智能电动创新技术行业领先,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携手‘技术赋能’上汽奥迪,全力支持合资品牌抢跑新赛道、抢抓新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中国车企成为了“卖技术”的一方,先有小鹏&大众、零跑&Stellantis,现有上汽&奥迪,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车企开启技术输出。

此次合作,双方能够快速调整并适应各自的位置,有助于今后上汽奥迪的发展和产品落地。有了上汽的保驾护航,上汽奥迪在智能化和供应链方面如虎添翼,能够进一步加快本土化战略的实施。

而且,上汽与奥迪选择自研平台,相比直接用智己平台,要投入更多资金、人员和精力,这表明了上汽奥迪将以十足的准备和诚意征战高端电动市场,也能看到双方对该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当然,双方想要实现高效高质的合作,肯定需要时间磨合,我们拭目以待。

2.三款车型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首先是拥有更快的迭代速度。官方表示,得益于全新合作模式,双方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提升研发效率、优化开发流程,加快研发速度,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车型推出时间缩短了30%以上。

其次是具备领先的汽车智能技术,这一部分将由零束科技负责。零束科技CEO李君介绍到:“新车将配备行业和全球顶尖的软硬件及电动性能,及更流畅、更友好的智能交互体验。”诞生于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豪华新物种”将兼具奥迪独特的美学设计、严苛的工艺水准、享誉全球的quattro驾控乐趣及上汽集团领先的智能化纯电科技,刷新中国用户对于豪华智能纯电产品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前上汽和奥迪在高端电动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远没有达到各自在燃油车市场的销量占比。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其实也不缺少高端电动车型,上汽奥迪车型如果只是结合合作双方的优点,恐怕只能算是及格,很难带给用户惊喜。至于三款车型能够创造什么不一样,还需要市场给出最明确的解答。

3.宋斐明为何会成为CEO?

据了解,宋斐明在开发过程中拥有“一票否决权”,包括对上汽智能化生态的引入和合作。之前,宋斐明负责奥迪的四大车型系列之一,内部将其称之为R3。这一系列包括三款电动车: 奥迪e-tron 参数 图片 )和e-tron Sportback、 奥迪Q4 e-tron 、Q4 Sportback e-tr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电动汽车,“能够负责这些车型并参与到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使我非常激动。这绝不仅仅只是一辆汽车,更涉及到未来的行业转型。”宋斐明曾表示,“我就是喜欢尝试新事物,并且让自己不断提升。”

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宋斐明也有明确的认知,“在科技方面,车辆开发中的软件集成是一项宏大的主题。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我们正在经历颠覆性的转型,需要将许多新技术和客户需求整合到汽车中。互联性是其中的关键。将这方面的软件开发与汽车的传统硬件进行同步是一项真正的技术挑战。”

尽管宋斐明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丰厚的经验,但外界仍然会担心,会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国电动市场潜力巨大,机遇无限,竞争同样也激烈。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电动汽车接受程度高,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要求更高能否明确知道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电动汽车,跟上甚至超越中国用户的需求,这是宋斐明首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4.“南北奥迪”如何共存共赢?

随着上汽奥迪这场声势浩大的签约合作启动,“北奥迪”的绝对优势好像不复从前了。“南北奥迪”如何共存共赢?虽说“多生孩子好打架”,但是资源如何分配,孰轻孰重?宋斐明直言,竞争不会发生在内部,会做到产品差异化细分。如果要有竞争,我们希望是联合奥迪一汽一起针对外部的竞争。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也表示,“全新平台会以软件为特征的数字化平台,会与奥迪在长春全球化PPE平台有所区隔,基于该平台打造的产品未来也不会存在竞争关系。”总之就是,“南北奥迪”不存在互相掐架,大家的目的就是天下大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产品规划上看,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产品定位相近,估计等上汽奥迪实车陆续面世,还是免不了会与一汽奥迪存在竞争关系。而且,无论是与一汽合作的产物还是与上汽合作的产物,毕竟都带有奥迪的基因,骨子里的内核还是奥迪的。当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已经很难避免同质化竞争,何况原本就同出一家的车型呢。想要避免“内耗”,奥迪还需要多花心思琢磨。

另外,有观点认为,奥迪如今有多个选项,不管是奥迪一汽的“全球平台方案”还是上汽奥迪“中国定制方案”成功,只要一方赢了最后都是奥迪赢。相比奔驰、宝马只有一种方案,“一招定生死”,奥迪的打法其实更聪明。

不过,笔者也很难说清,到底是“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更好,还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做法更聪明。对于奥迪来说,多一项合作确实多一分胜算,同样也需要多付出资金和精力。至于高投入能不能带来高回报,就要看奥迪天时地利人和的运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