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近日,中国酒业协会批准了《白酒酒庄》(T/CBJ 2306-2024)团体标准,并予发布,该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自2024年8月19日起实施。《白酒酒庄》标准的发布,将为白酒酒庄建设、准入和管理提供方法论,同时树立了明确的标杆和底线。

中国酒业协会认为,白酒酒庄从“前店后坊”的酿酒历史中演变而来,长期以来白酒酒庄品质的量化表达方法悬而未定,展现酒庄和酒庄酒的真正价值仍然缺乏明确方向。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企业往往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中,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品质提升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酒类消费市场新特色层出不穷,品牌营销、数字营销、内容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跨界营销方兴未艾,竞争格局和市场格局也在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加速变化。实现白酒酒庄优质的酿酒资源、历史资源、核心生产资源的价值转化亟待解决。

《白酒酒庄》标准将白酒酒庄/烧坊/作坊定义为:在优势白酒产区,酿酒粮食品种固定,在自己所有或能够100%控制管理的酿酒用粮基地,种植通过有机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酿造全过程都是在自己控制的场所中进行,具有独立的酒库、灌装车间、成品库房,并进行标识;具有可追溯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地域特征,突出的产品个性或典型风格、优良的产品质量、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志性的主体建筑、良好的旅游观赏综合功能,以及能体现中国白酒文化价值的生产经营单位。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白酒酒庄的分级、要求、检测和评价方法。依据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管理体系、产品、经营、文化旅游要求等条件,白酒酒庄分为3个等级:特级白酒酒庄、优级白酒酒庄、一级白酒酒庄。这三种等级的白酒酒庄的地理位置要求在优势白酒产区之内,其中特级白酒酒庄距离酿酒主粮基地100Km以内,超过100Km应该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实际产地。

在文化要求上,标准规定,特级白酒酒庄、优级白酒酒庄、一级白酒酒庄分别要求有不少于70年、30年、5年的酿酒历史,酿造历史不间断,且有可佐证的历史资料。在规模要求上,这三种等级的酒庄原酒产量不超过1000kL/年,与酿酒用粮基地的粮食产量相匹配。

标准内容涵盖了酒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管理体系、产品、经营、文化旅游等要求。全方位解答了原料何处来、如何酿、谁人调、何处储、何器装、何处品的问题。充分考虑行业实际情况,规划酒庄的核心组成,确保酒庄价值得到全面展现,让中国传统酿造白酒真正回归本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