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职场话题络绎不绝。

5月份,“百度副总裁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话题冲上热搜,让一众打工人在社交平台义愤填膺。随后,《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则表明,2024年第一季度,高达35.87%的职场人收入减少。

两相呼应,无不诉说着打工人在职场上的各种苦辣酸甜。

从22年开始,就有不少年轻人感到了工作压力。有数据显示,当年有近四成人有裁员危机,40.9%的被裁职场人找工作花了两个月以上。在求职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中,“薪资福利”权重下降,“个人发展”权重上升,“业务前景”开始进入职场关键词前三。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中的职场话题也日渐增多。《2023抖音年度观察报告》显示,抖音各知识类别的视频播放量中,职场排名第八。年轻人在网络上分享面试经验、传授汇报技巧、吐槽奇葩同事、点评变态老板、交流副业心德……

总之,这是一个躺不平又卷不动的时代,于是,寄居职场的年轻人们开始了遍地诉苦,遍地淘金。

受够了老板画饼,想拿彩礼开家美甲店

王慧|26岁,互联网公司销售助理

五一过后,王慧所在的公司就给全体员工送了一份货真价实的劳动节“礼物”。为了应对经济形势与市场竞争,公司决定以后每天上班时间提前20分钟,由原先的九点上班,改成八点四十,下班时间不变。

这家小型的互联网公司,是王慧毕业后的第三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来自受访者)

她的运气不好,毕业后本来进了一家还不错的辅导机构,在新一线城市里算得上是待遇优厚,最关键还包吃包住。

可惜好景不长,不等王慧大显身手,教培整个行业被卷进了时代洪流。

王慧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颇有名气的新消费公司。入职一年后,新消费一片哀鸿,王慧不仅被变相辞退,甚至连赔偿金都没拿到。她与几个同事商议一番,决定跟公司对抗到底,但诉讼争执了一年多,最后也只拿到了一万块钱的和解费。

这一万块钱,还不够她的律师费。

毕业五年,换到了第三份工作。王慧在一开始进这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就深深察觉到了“大厂”的快节奏。尽管不足50人的公司与大厂还有一大截差距,但老板崇拜马云,向往华为,一手江湖快意,一手狼性文化。

王慧最无法理解的是,他们每周要开早会。早会的内容与工作无关,老板会带着他们研究历代“名著”,包括《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还要写感悟,要每周轮流PPT演讲。上一周,王慧从老板口中听到一个新词:熵增定律。

“上一代的人打工起码还给一张饼,我们现在激励全靠鸡汤与玄学。”王慧颇为无奈地表示。五一之后的时间调整再次成为压垮王慧的一根稻草,他们本来就是单休制度,还要轮值打扫卫生,午休加吃饭只有一个半小时。现在,连早晨的二十分钟也要被掠夺。

开年之后,王慧的“摸鱼搭子”离职了。

王慧不是没考虑过换一份工作,可每次打开招聘网站,这个念头就瞬间被打消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份工作会比这一份好,特别是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里,竞争尤为激烈。毕竟,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9万人,再创新高,而一想到如果要和如此之多的毕业生一起找工作,王慧就觉得可怕。

所以, 她自己的打算,以后即使要辞职,也只能尝试创业,不能再把时间浪费在求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离开传统职场,放弃看似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选择摆摊、外卖、开店……当地的夜市重启之后,王慧身边陆续有朋友开始摆起小摊。她也稍微有些心动,但她还是希望自己辞职后可以开一家美甲店

事到如今,王慧的美甲店却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还停留在筹集创业资金上。

打工这么多年,居然连个开美甲店钱都没有攒够。一想到这点,王慧就越发的希望早点离开职场。

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彩礼上。

二十六岁的王慧,原本计划今年订婚,明年结婚。

按照老家的规矩,向男友家提出了十万彩礼的数目。男友一开始没什么意见,可随着后来房子还贷、装修,这十万块钱显得有些“沉重”。五一期间,男友一家旁敲侧击,想把十万块钱降到六万,王慧为此跟男友大吵了一架。

男友的态度也很坚决,十万可以,但多借回来的债务要她一起承担。王慧生气之余,闺蜜还泼来一盆凉水“安慰”她:“想开点,就算他给你了,十万块钱开美甲店,估计都不够打个水漂的。”

不得不承认,这是实话。美甲店的房租、人工、原材料,每一样的成本都不是小数目。王慧所在的城市,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学校,她原本的目标就是在大学城附近开一家美甲店。

但是随便一家地下商场几平米的格子间,年租金也要五万。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背靠大学城,不愁人流量。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大学城一条街到处都是美甲店,竞争会非常激烈,还要考虑一年内的寒暑假,一旦开起来,每年累计有长达两个月的空窗期。

而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21万家正常运营的美甲相关企业,街头美甲店30多万家,关店率高达31%。

王慧的美甲店,最终还没开业,就只能“倒闭”了,只能继续安心上班。

建筑系出身,转行去卖快餐的希望有多大?

李想|28岁,设计院建筑设计师

最近,李想生了一个女儿。可新生儿的到来,丝毫没让一对年轻的夫妻感到喜悦。随之而来的,反而是焦虑、压力、失眠,甚至是争吵。因为自己曾经还算不错的一份“饭碗”,现在按月发工资都是奢望。

2024年,整个建筑行业依旧没有要苏醒的迹象。

李想所在的单位,也整整两年没有按时发过工资。每年固定只中秋、过年两次给他们一笔基本工资,2023年的绩效拖到现在,如今新的一年眼看过半,迟迟没有动静。建筑市场有多惨?

据悉,李想所在的城市里,一度有不少滴滴司机、外卖小哥都是自己的同行。

这两年,建筑行业由一开始的稳定、吃香、高薪,逐渐变成了无数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天坑”工作。调查显示,建筑行业的员工离职率为22%,其中,工地技术员及建筑师的离职率最高,分别为30%和25%。

如果没有孩子,李想还能再苟上一段时间。可从妻子怀孕后,经济问题就一直围绕着这两个年轻人,甚至逐渐演变成重大家庭矛盾。妻子是县城医院的医生,收入不算少,可加上房贷、生活费、养娃,一个人的工资大有撑不住的危险。

怀孕初期,妻子是打算找个月子中心,安安稳稳地度过产后的第一个月。可在三线城市里,最便宜的月子中心也要两万,考虑到李想目前的经济状况,最终这两万还是没舍得花。而月子中心,就像是一根引爆夫妻二人关系的导火索。

月子期间,处处都要花钱。

奶粉、尿不湿,加上各种护理花销,已经掏空了李想本来就不算多的“余额”。就连妻子想要充值的两千块美容卡,现在都要省下来为女儿的口粮着想。

一个月后,妻子带娃回了南方娘家,留下李想一个人思考接下来的人生。

李想不是没有副业,闲暇之余,会接一些甲方的设计私活。可这份副业依旧绕不出建筑行业当前的怪圈,有些时候,图纸交给对方半年了,设计费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归根到底,这个行业从源头上,“余粮”就越来越少。

年初之际,李想就想好了离职。他的岳父一家在南方做水果生意,在他的计划里,原本是打算开一家水果店。可身在这行的岳父并不支撑,如今的水果市场,已经从线下大规模转移到线上。只做线下是不行的。需要同步转型线上,可李想对线上直播带货可谓是一窍不通。

各种直播、拼团、社区团购、电商助农活动……正在让实体水果渠道的日子越加难熬,他的岳父认为,不做线上,实体就没有出路。

仅以抖音为例,在抖音电商平台上,2022年,生鲜蔬果行业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率150.07%,远远高于抖音电商本身的整体增速。这强力的表明线上销售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位门店超过1000家的水果连锁专卖店的相关资料显示,自2023年开通线上视频创作、直播以来,截止到现在,仅线上直播营业额已经占据到总营业额的七成。而线下即使还占有三成,但是要考虑房租、水电、运输、人工、维护等多重成本之后,已经所剩无几。

5月份到了樱桃旺季,据李想岳父说,有些新手开店,没有经验只靠一腔热血,仅仅在樱桃这一块,每月的亏损就高达几千元。算上其他品类,每月亏损上万元的水果店比比皆是。

开水果店的想法破灭后,李想又想回县城老家开一家快餐店。

但快餐店创业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根据天眼查数据,2024年前三月注销、吊销餐饮企业数量分别是16.7万、11.2万和18万家。这两年,餐饮创业的成本增速骇人,《2023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房租、食材、人力三项支出占据商家总成本的70%-75%,三项的增速2023年分别是3.6%、4.8%、2.4%。

看到这组数字之后,李想不确定自己在养娃的同时,还能否承担起创业失败的风险。也许正如他吃散伙饭时,同院同事说得那样:“这年头,还有哪一行是好混的吗?苟住,也许我们还有希望。”

白天幼儿园当爹扮妈,晚上直播间装疯卖傻

袁宝|22岁,私立幼儿园老师

今年母亲节,幼师袁宝狠狠给老妈发了一个大红包,一血每年红包额度都不如姐姐大的“前耻”。但姐姐袁梦知道后,还是给她发了一条微信:量力而行。袁宝不服气,怼回去一句:我前几天直播赚了一千多。

最后还有一句:我要辞职!!!

辞职,是袁宝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就产生的想法。她还算喜欢小孩,美术、音乐、手工等幼师必备技能也是信手拈来,当年选专业,家里人按照她的性格、特长选了学前教育。坦白来讲,这份工作十分适合袁宝。

她热衷于带孩子,幼儿园每个学期评比优秀教师都有她,甚至有孩子的家长因为她跟孩子关系好,而迟迟没有选择换园。连园长都觉得她是这一届00后入职教师,最有“天赋”的一个。

可即便如此,袁宝也有些干不下去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资。私立幼儿园的工资本来就低,又时常与招生挂钩。而数据显示,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万人,较2022年减少534.5万人。

这两年,说是幼儿园寒冬也不为过。

去年中秋节,袁宝跟几个同事在路边招生,手里的小玩具送了一遍儿,愣是没招到几个名额。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也越来越难带了。让袁宝最为崩溃的是,有个小孩自己贪玩,摔青了手腕,大概是怕家长责罚,回去说是袁老师打的。

“我不乖乖午休,袁老师就揍我了。”

听完家长发来的语音,一向乐观的袁宝直接崩溃了。她一边委屈大哭,一边找园长为家长调取监控。幸而园内的监控24小时在线,最终孩子也承认是滑滑梯的时候,自己不小心摔了,袁宝这才洗清“冤屈”。

家长也特意来道了一个歉。

然而,这件事还是侧面加剧了袁宝的离职决心。但离职后,她去干些什么?袁宝生活的城市是一个直播大市,一度在快手的主播数量排名名列前茅。袁宝班里有个家长就在做直播带货,她跟着对方学了一段时间。

自己买了直播设备后,由那位家长给她提供商家,就这样,袁宝在职工宿舍的直播生涯轰轰烈烈开始了。她卖的第一件产品是足贴包,一盒100贴的足贴包售价39.9,卖出一单能抽成19.9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来自受访者)

在她刚直播的那几天,家族里所有亲戚为她撑足了场子。加上为那位家长拉“学员”抽成,她一夜的收入真的达到了1000多元。

袁宝兴奋极了。一时间,她转型做主播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家族。家里有热衷快手的长辈还特意发来消息鼓励,可姐姐袁梦并不看好,因为她的客户群基本在熟人圈,就连给那位家长介绍的学员,也是身边的朋友闺蜜。

等这一波热度过去,她的直播间应该不剩几个人了。

“主播能抽成近一半的产品,你觉得能好用到会回购的程度吗?再说了,你不投流,平台凭什么给你流量。”姐姐冷冷讽刺她。袁宝半信半疑,但没几天,姐姐一语成谶。她在直播间说哑了嗓子,也没几个人光顾。

闺蜜让她用一些才艺引流,毕竟他们幼师也是有一定表演天分。之前用一首“挖呀挖”爆火的姑娘不也是幼师吗?袁宝无计可施,只能试着照做。她直播的时候唱歌,闲来无事,抖音账号发布一些影视剪辑视频。

可冷下来的场子,一直就没有再热起来过。

直播这一行,袁宝没赶上好时候。早在2022年,网红行业就已经远不如传说中能掘金了。

当年,有95.2%主播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仅0.4%主播月收入10万元以上。可仍然有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场,活跃主播数超270万人。

挖啊挖的黄老师至少火过,可卖足贴的袁老师,什么时候能等到一场泼天流量?这个问题,似乎与中彩票的逻辑无甚区别。

后记

2024年,年轻的打工人在职场上受到的“毒打”一点没有减少。在一场场辛酸里,他们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副业之路”,可副业怎么搞,又该搞些什么?如同一串魔咒将他们困在原地,进退维谷。

机会看似很多,但每一个选择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

或许,比失业更可怕的是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内卷。它更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旦踏上去,很难再抽身。可是不走一回,总让人无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