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刘艺文

元春游园,位于天门市黄潭镇黄嘴村,因纪念竟陵派文学创始人谭元春而得名,园内风景秀美、人文历史深厚,是天门的著名景点之一。5月20日,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不少夫妻和情侣选择到此打卡,共同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元春游园,花红柳绿,河水潺潺,地标“惟楚有材”古朴庄重,凤凰岭松林苍翠,剪石台静卧大地。景观步道依河延伸,元春书屋宁静致远,亭阁点缀其间。游园自然与文化交融,美景与文化并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潭镇是“惟楚有材”发源地。谭元春是明代文学家,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谭友夏合集》等著作,世称“钟谭”,被称作竟陵学派大师。明朝天启年间,社会上称赞竟陵学派的人,引用了春秋时代的一个典故,为钟、谭题了一块“楚有材”的匾额,悬挂在他们兴办的学院门上。有一位主持乡试的学台将这块匾带回京,制了“惟楚有材”的匾额,并在匾额背面题上“辟门吁俊”四个大字,悬挂于武昌贡院。如今,“惟楚有材”重回故里,成为元春游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凤凰岭地势为全镇最高,宛若凤凰而得名,起伏的丘陵向南北展开,为凤凰的两翅,元春墓位于凤凰之头。谭元春年轻时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一日他顺着古道而下,踏进凤凰岭,入眼松林苍翠,耳旁鹧鸪声声,心境一亮,决定居留在此默察。空旷清寂的风景、荒寒独处的境地,直接影响了谭元春的文学风格。此后,谭元春在入京会试途中病逝,归葬于竟陵西面白竹台(今黄潭镇黄嘴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凤凰岭前行,一座石头前标注着剪石台。一次,谭元春偶得奇石,其石每逢气候变化,孔窍显潮,则天必雨,农民用以预测,无不应验,他将石头运归故里,筑台供奉,并命名为剪石台。听闻黄潭镇打造元春游园,谭氏后人谭守国(谭元)等倍受感动,从岳口镇徐越村将部分灵石迁移至元春游园,为游园锦上添花。

“黄潭镇打造了‘品黄潭米粉、拾竟陵文化、赏三军菊花、忆知青岁月’四张名片。”据黄潭镇党委书记周勇介绍,围绕“惟楚有材”地标、元春桥、凤凰岭等,黄潭镇规划设计并建成了元春游园,成为“拾竟陵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旅融合地。

近年来,黄潭镇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旅游与休闲共享、生态与人文呼应”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城郊融合发展先行区,缔造和美乡村示范镇”的目标定位,正在绘就美丽宜居宜业和美黄潭新画卷。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