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林文艺复兴是用来描述 8 世纪,和 9 世纪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西欧文化繁荣的一个术语。

卡洛林文艺复兴指的是查理曼统治时期,及其继任者虔诚者路易,和秃头查理统治时期的学术复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洛林王朝的统治基于传统的战争领导、与天主教会的联盟以及罗马帝国的复兴。

这是一次有计划的复兴,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不同,文艺复兴更像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始于几个城邦。

两者都得到了世俗人士的支持,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推动力并非来自国家。

卡洛林王朝复兴拉丁文、古典文学和文本的目的,是帮助国家完成基督教和罗马的使命。

文艺复兴的目的是恢复和加深民众的虔诚,了解基督教,保存知识。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的《罗马废墟》,约创作于 1741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洛林文艺复兴之前的学习

在查理曼大帝之前,西欧也曾尝试过保存古代文明的集体知识。

在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时,与前几个世纪一样,罗马帝国的知识分子都是富有的普通人。

然后从 6 世纪开始,非专业学者逐渐消失,只剩下少数教士和僧侣在传承学问。

波爱修斯和卡西奥多鲁斯,是罗马古典文化中最后两位伟大的知识分子。

波爱修斯是罗马世界最后一位,将古希腊哲学翻译成拉丁文的世俗知识分子。

在完成这部著作之前,波爱修斯被奥斯托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处死。

查士丁尼重新征服意大利时,大部分保存下来的手稿,都在意大利的修道院中。

卡西奥多鲁斯是一名僧侣,他将僧侣制度与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术保护联系起来。

卡西奥多鲁斯在保护知识方面的贡献,是在维瓦里姆组织了一个类似图书馆的修道院,并提出了古典文化是基督教解释《圣经》所必需的这一理念。

在他看来,古代文科作为卡洛林教育计划的基础,成为了研究宗教真理的辅助工具。

查理曼大帝的马术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理曼的崛起与学习的复兴

771 年,他的兄弟卡洛曼去世后,矮子国王佩潘的儿子查理,成为法兰克人的唯一统治者。

和他的前辈一样,查理也是一位战士领袖,他发动战争,扩大了继承王国的疆域。

管理这个庞大的王国,有赖于需要适当教育的官僚机构和神职人员。

位于亚琛城的查理曼宫廷,成为了智力发展的中心。

查理曼大帝将巨大的权力、特权和财富赐予受过古典教育的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教会教育,使教会和国家统一运作并遵守纪律。

这种标准化是为了在广袤的,卡洛林帝国执行相同的教会法律。

神职人员的布道和传教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协调和统一。

从罗马到亚琛再到巴塞罗那,帝国各地的典礼、仪式和礼仪都应该是相同的。

领导复兴的理念是形成一个,主要是神职人员需要接受的教育体系。

因此,查理曼宫廷的知识分子和卡洛林文艺复兴的建筑师们,主要关注的是神职人员的文盲问题。

教士们需要知道如何阅读和理解拉丁文,这样他们才能向教区宣讲宗教真理。

850-875年基督与两位使徒登基的牌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洛林文艺复兴和基督教帝国

卡洛林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兰克君主作为基督教皇帝所扮演的角色。

查理曼大帝于 800 年在罗马加冕,是第一个接受这一称号的人。

法兰克统治精英和罗马教廷,仿照君士坦丁在 306 至 337 年间的统治,建立了基督教帝国。

查理曼将自己视为新的君士坦丁,并撰写了《广训》和《劝学信笺》,概述了文化复兴和教会改革,为复兴做出了贡献。

皇帝必须履行的责任,最终是拯救所有不同的臣民。

考虑到基督教帝国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拉丁语的复兴,并不是为了在整个帝国使用相同的仪式。

拉丁语被视为 "新以色列 "的通用行政语言、通用信仰和《圣经》语言。

整个卡洛林文艺复兴,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神圣的目的,引领基督徒走向救赎。

弗朗切斯科-佩塞里诺的《七种通识艺术》,约 1450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计划

查理曼本人也对学习很感兴趣,他召集当时的学者到他的宫廷,这些学者提出的课程重塑了王国,后来又重塑了帝国。

古代七艺的基督教化版本塑造了复兴计划。

它是由查理曼大帝宫廷的首席知识分子阿尔昆,根据古典古代的新柏拉图派作者建立的,并得到了五世纪的多面手马蒂纳斯-卡佩拉的确认。

文科分为三科:语法、辩证法(逻辑学)和修辞学,以及数学、几何、音乐和天文学。

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更重视三学科,因为它被认为更适用于,揭开圣经和上帝旨意的神秘面纱。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法学在知识上享有首要地位,它包括文学研究或 "研究诗人、历史学家和演说家所说事物的科学"。

每个教区和修道院都要让学校,为自由人和贵族子弟开设文科课程。

下层神职人员的学习课程更为简陋和初级。

他们应该能够教授符号、做弥撒、进行洗礼前指导,并知道和教授主祷文。

卡洛林福音书微型手稿,约 825-850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籍和抄写员文化

在卡洛林王朝兴起前两个世纪,即 550 至 750 年期间,西欧仅保存了 265 本福音书。

从 8 世纪下半叶开始,卡洛林王朝的抄写员,主要从意大利收集文本进行抄写。

拉文纳、卡西诺山和罗马提供了纸莎草文本,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修道院复制了这些早已失传的文本。

卡洛林王朝的学术中心和大型图书馆包括亚琛、科比、图尔和圣加仑。

因此,到 9 世纪末,保存下来的卡洛林王朝手稿远远超过 7000 份。

卡洛林王朝非常重视正确的副本和真实的文本,因此保存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

一些古罗马作家(如李维)及其作品能保存至今,全靠残存的加洛林王朝手稿。

在卡洛林脚本馆紧张的手稿抄写工作中,阿尔昆鼓励人们重新关注文字的清晰度,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这使得清晰、连贯、优雅、易读易写的新字体,加洛林小楷得以发展。

780 年查理曼大帝接见阿尔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

亚琛宫廷学校的校长是约克的阿尔昆,他是一位诺桑比亚修道士,也是图尔圣马丁修道院的院长。

在宫廷生活期间,阿尔昆写了很多小册子,内容涉及从拼写到基督与上帝关系本质的复杂问题。

西哥特人西奥多夫是卡罗琳宫廷的诗人和神学家。

他负责撰写了《查尔斯的书》的大部分内容,这是卡洛林王朝对圣像破坏论的回应。

此外,他还参与谴责了乌尔盖尔的,费利克斯主教宣布的收养异端。

他是查理曼大帝和虔诚的路易,所有改革计划的核心人物,尽管他在 821 年因反对路易对路易的侄子、意大利的伯纳德采取行动而身败名裂。

执事保罗是伦巴第修道士和历史学家。

他的《伦巴第人史》是直到 744 年有关伦巴第人的主要资料。

艾因哈德的著作是有关查理曼大帝,和整个卡洛林帝国的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查理大帝生平》大约写于,艾因哈德离开亚琛后的 8 世纪 30 年代。

在这本书中,艾因哈德对查理曼,在他的教育上给予的帮助表达了感激之情。

尽管该书借鉴了苏埃托尼乌斯的《凯撒大帝传》,但仍不失为一部创新的历史著作。

艾因哈德甚至参与了亚琛王宫的建筑设计。

781-783 年《戈德斯卡尔福音书》生命之泉的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中的卡洛林文艺复兴

卡洛林王朝手稿的插图是罗马、岛国和墨洛温王朝风格,和技术经过几个世纪演变的综合产物。

查理曼和秃头查理的宫廷画派,是最著名的卡洛林王朝手稿装饰中心。

苏瓦松、兰斯、梅斯、洛尔施和圣加仑也是其他著名的书籍装饰中心。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由于深受地中海文化艺术形式的影响,卡洛林王朝的翻新倾向于向古典风格转变。

作为基督教化的一部分,这些风格提倡更多的拟人化、表现性、叙事性和以信息为导向的宗教和政治艺术。

文艺复兴的中心是对人像的表现,尤其是对基督的表现。

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是采用古罗马建筑风格,尤其是大殿式建筑规划。

建筑复兴带来了两项创新,决定了未来欧洲建筑的发展。

其一是引入了横廊的象征意义,将十字架融入古罗马大教堂的线性设计中。

最早的横廊出现在 800 年左右的阿贡的圣莫里斯、科隆大教堂和贝桑松大教堂。

第二项创新是圣里基耶修道院的西正面和两侧的塔楼,这也是后来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的核心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