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繁华世界的滚滚红尘中,你我皆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是否也曾画地为牢,困于自我设限的茧房?

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言却空灵纯净,静待有心人去发现,去触摸那份久违的真实。

挣脱束缚,让心灵回归自然的怀抱,你会发现,生活并非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每一处山水,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生活的无限可能与深邃智慧。

让我们一同唤醒内心深处的探索者,勇敢跨出那一步,拥抱那个未曾被污染的世界,感受那份洗净铅华后的宁静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唐·卢纶《宿澄上人院》

卢纶笔下的静夜画面如诗如画:透过竹窗聆听那悠远的流水声,恰似一轮明月悄然自溪水中升起,月色与溪流相互映照,空灵而宁静。

2、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唐·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三》

崔橹描绘了一幅秋日华清宫的画卷:红叶悠悠飘落寂静的山谷,在寒冷的空气中仿佛梦境般朦胧,湿润的云雾和细密的雨水如同尘埃般交织,营造了深秋雨后独特的空蒙之境。

3、

铃阁风传漏,书窗月满山。

——唐·独孤及《和大夫秋夜书情即事》

独孤及勾勒出一幅夜半读书的场景:微风拂过铃阁传来漏壶滴水之声,月光洒满书房窗外的群山,月色、书香与风声交融,让人心驰神往于这皓月山川间的诗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对坐空山天籁寂,满林花雨月明中。

——明·徐熥《与瀚公宿绿玉斋》

徐熥与友人在寂静的空山之中相对而坐,周围是被月光照亮的纷纷花雨,宛如置身仙境,只听见自然界的细微声响在明亮的月色与繁花飞舞间轻轻回荡。

5、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宋·朱熹《秋月》

朱熹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日山水之美:清澈的溪水潺潺流经翠绿山峦之巅,天空与水面皆澄清透彻,共同呈现出秋天独有的纯净色彩。

6、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宋·黄龙禅师《偈诗》

黄龙禅师以禅意入诗,悠扬的曲调源自幽深山林,青山独自葱郁,这份情感如此深邃,却唯独不向白云透露分毫,寓言着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明·高攀龙《枕石》

高攀龙借自然景物表达心境:心境如同清澈流水一般纯净无垢,身体仿若白云般轻盈自在,体现出诗人追求心灵与自然相融的理想境界。

8、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明·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描绘中秋月夜盛况:皎洁的桂花如玉石般漂浮在空中,中秋圆月普照整条街道,夜色清凉如洗,构成一幅清新雅致的月夜图景。

9、

酌酒月为伴,开门山近人。

——明·邱云霄《偶成》

邱云霄将饮酒赏月的情趣融入诗句: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作陪,推门而出,山峦似乎也亲近了许多,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意境。

10、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以生动细节捕捉夏夜风情:明亮的月亮从树枝间升起,使得栖息的鹊鸟受到惊动;半夜时分,清风吹拂,伴随着蝉鸣,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生机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的诗句犹如夏日画卷:微风自荷塘轻轻吹过,携带着荷花淡雅的芬芳;竹叶上凝聚的露珠悄然滑落,发出清澈悦耳的声音,那是大自然演奏的和谐交响。

12、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清·陈文述《夏日杂诗》

陈文述笔下的夏夜秋意:绵长的雨声在深夜里带来丝丝凉意,直至沁入梦境,而那满池的荷叶仿佛在雨水洗礼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将季节更迭的诗意悄无声息地传递。

13、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清·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描绘了清凉宁静的纳凉场景:湖光与天空相互映照,形成一片清澈对话的景象,庭院静谧无人打扰,正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令人悠然忘却炎夏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唐·韩偓《夏夜》

韩偓捕捉夜晚微妙变化:经过漫长的雨夜,终于雨歇风止,这时零星的云朵随风流淌,月色从云缝中斜斜透出,明亮却又斑驳,营造出一种别样的寂静之美。

15、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欧阳修以诗绘景:皎洁的明月照亮了松林,使其显得更加幽静洁净,同时,月光洒向层峦叠嶂,使得千万座山峰在月色下呈现相同的色彩,此情此景,空灵而宏大。

16、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元·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勾勒出一幅深秋图景:白雁在空中纷飞,如同飘舞的雪花般装点着秋天的夜空,而清冷的露珠在夜间滋生凉意,使人感受到晚秋之夜的清新与寂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宋·刘将行《踏莎行·闲游》

刘将行描绘了一幅江南烟雨景色:水天相接之处,轻盈如烟的雾气缭绕,沙滩边缘细雨蒙蒙,这种细腻的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淡泊、静美的意境。

18、

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

——宋·苏泂《热》

苏泂借由想象和梦境构建画面:诗人坐在那里,想象着微风掠过荷叶时带来的微妙波动,而在梦中,则是稀疏的雨滴敲击梧桐树的情境,这一静一动交织而成的诗意世界令人心驰神往。

19、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杜甫生动描绘月下弹琴的场景:林间的微风吹拂,纤细的月影逐渐落下,衣衫沾染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此刻悠然地张开古琴,融入这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尽显高雅脱俗之情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

自拥竹炉篷下坐,风灯动影照无眠。

——明·陶安《秋浦雪中》

陶安描述秋夜独坐的闲适时光:独自围坐在篷下的竹制火炉旁,微风吹动灯笼,光影摇曳不定,照亮了漫漫长夜。尽管夜已深沉,诗人却因这份独特的意境而心绪难眠,沉浸在这份干净、空灵的秋夜之中。

21、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李贺以诗绘景:柳絮轻盈如雪,在水边飘落,仿佛令江面也惊动起来;而春雨滋润着麦田,使得溪水因之上涨。此句生动地展现了初夏时分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与盎然生机。

22、

暮雨楼台春寂寂,月明烟树夜苍苍。

——清·陈文述《半野堂》

陈文述描绘一幅静谧夜色:傍晚时分的细雨洒落在寂静的楼台之间,春意悄然消退;明亮的月光穿过烟雾笼罩的树木,映照出一片深邃而苍茫的夜色,营造出空灵且悠远的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

前山微有雨,永巷净无尘。

——唐·郑谷《题进士王驾郊居》

郑谷笔下的清新世界:眼前的山峦间尚挂着几滴残留的雨水,显得格外清新;长长的巷子干净得不见一丝尘埃,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宁静致远、心旷神怡的田园生活气息。

24、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借莲花寓言人生哲理:欣赏莲花洁净无瑕的姿态,应当领悟到修行者内心的清净无染。这句诗意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的禅宗境界。

25、
瓣瓣玲珑,枝枝洁净,世上无花类。

——宋·秦观《醉蓬莱·见扬州独有》

秦观赞美扬州独有之美:花瓣精致小巧,枝条洁净秀美,这种花卉世间罕有同类,以此赞美了扬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与超凡脱俗的气质,使人感受到一种极致的清新雅致和空灵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