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读不懂”,令老年患者平添用药困惑,更可能埋下用药安全隐患。基于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10月印发《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部分口服、外用等药品制剂中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并确定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陕西省等省(市)为试点省份。据媒体报道,全国已有270种药品进行与编制适老化及无障碍版本药品说明书有关的信息备案,预计今年6月底前,第一批试点药品将逐步投放市场。

根据《方案》,编制适老化及无障碍版本药品说明书有三种试点方式:一是提供“大字版”纸质药品说明书,二是增加完整版电子药品说明书,三是在提供“简化版”纸质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同步提供完整版电子药品说明书。这三种试点方式,直击老年群体“看不清”“读不懂”药品说明书的痛点。与此同时,三种不同试点方式并行,一方面,有助加快寻求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最优解”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提示医药企业,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的改造,不应仅停留在调整字体大小,让老年患者清晰地查看药品信息,更在于化繁为简,帮助其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降低药品说明书给老年患者带来的阅读门槛。

在编制过程中,医药企业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从晦涩而冗长的药品信息中,将与用药直接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同时,不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药品说明书更加直观易懂。例如,可以通过插图示意药品的使用方法,或者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药品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手段也可为药品说明书的改造提供助力。除了改进纸质药品说明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药品说明书也应逐步推广。例如,通过扫描二维码,让使用者获取详细的药品信息和视频教程;通过手机App,方便患者随时查询药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这样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升药品说明书的可读性,还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智能化的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品,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当然,三种试点方式的操作难易程度不同,医药企业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的实际需求,并摸索如何平衡生产成本与远期收益。

以此次改造试点为契机,有关部门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药品说明书改造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持续提升说明书的易读性和实用性,确保老年人看得清、读得懂。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

策划:郑颖璠

编辑:尤颖康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OP052K0】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