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气势汹汹,苏联军队开战时节节败退,成建制向德国人投降,有上百万苏联红军在一个月内被德军俘虏。然而随着德军的分兵进攻减缓了前进速度,以及苏联冬季的严寒、美英国家对苏联的援助等因素,苏联红军最终反败为胜,成功顶住了德军的入侵,并反攻至柏林,战争以苏军获胜告终。在这里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美国没有参战,时间再退回到1941年,德国和苏联进行一国对一国的单挑,苏联还能顶住德国人的攻势吗?我们不妨来推演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德国发起进攻的时间偏晚,这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论证,从6月22日开始进攻苏联,以苏联国土的广阔,纵深之大,不管怎么打都难以在11月之前结束战斗,苏军虽然不适应德军的闪电战,面对德国空军和机械化的地面部队被打的十分狼狈,但是苏联兵员广,不会因为被俘人数对而轻易投降,要把苏联人打服,不是半年功夫能够办得到的。由于开战时间是客观的,在这里不做修改。岁月战争一定会打到冬季,不管美国参不参战,给不给援助,苏联都不会在半年内向德国缴枪,这一点成果苏军是可以保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苏联能抵抗到什么程度呢?真实历史上苏军能够守住莫斯科,守住斯大林格勒,在假设中一定能守得住,而德国人在真实历史上错过了时机,很大原因是发动了基辅战役,由于分兵向南,虽然最终攻下了战略要地基辅,但是消耗了太多时间,这给了苏联人宝贵的喘息时机。一样的,在真实历史上的客观事件这里也不会做出更改。德军攻下数百万苏联国土后,将遭到强有力的阻滞。苏军不在乎兵员的伤亡,在真实的苏德战场上因为后退而被枪毙的苏联人有百万之众,这也是为什么苏德战争战损比这么高,苏联会死掉2700万军民的原因,战争再残酷,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唯一的解释是苏联人对生命的态度比失败更残酷,苏军真实的作战效率并不高,早在1920年的波苏战争和后来的苏芬战争中都有体现,苏联军队的战损比对弱国都不占优势,说不好听的苏联人多是一大优势,当然这是后来苏联能反攻德国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美国不参战的前提,无疑就是日军没有对其采取军事行动,苏联整个东部的部队都有继续防止日军的北进计划,以防关东军从东部包抄苏联,与德军形成东西夹击苏联之势。因此第二步中苏联虽然阻滞了德军的进一步入侵,但是却没有反攻的力量,甚至没有收复国土的把握。英美不进行援助,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之下也会大大制约苏联的工业生产,坦克和飞机的补给速度远远没有真实历史那么快。同样的,美国没有参战,就不会有诺曼底登陆了,德国只需提防海外的英国即可,不会占据太多兵力和精力,毕竟西欧已经没有威胁德国的存在,德军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看,假如苏德战争演变成一对一单挑模式,战场形势将向德军一方倾斜,当然德军占领整个苏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很有可能带着对德军有利的战场形势签订和约,参照一战时的《布列斯特和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