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学府之雄——"大夏百咏"篆刻大展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创建百年。为了彰显大夏大学历史底蕴、赓续文脉、继往开来,在文化浸润、感染、熏陶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华东师范大学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的优势,由美术学院组织近百位书法篆刻专业历届研究生校友和全体在校师生用半年时间集体创作"大夏百咏"篆刻系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夏百咏"篆刻创作内容以大夏大学历史发展为主线,从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精神、校园景观、特色活动、名师与校友等板块展开,创作一百方篆刻作品。印面体现主题,边款文辞叙述补充,呈现史诗般的大夏历史画卷,体现学校的百年底蕴,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亲笔题写"大夏百咏篆刻集"。

印面创作内容分为几大类,其中包括有1924年大夏大学在上海诞生,从策源地"美仁里"到"梵皇渡"等重要的历史地名,展现学校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师生合作和创造精神;通过对大夏大学办学历程文献词条的梳理,可以从中窥见许多被忽视的历史足迹,其中包括"陈宝球铁饼""大夏大学篮球队"等体育类印章都反映了大夏大学注重体育教育,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展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学家郭沫若""教育家王伯群""戏剧家田汉"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名字出现在展厅中,吸引了来往观众的目光,展现了大夏大学精锐的教师团队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

如今正值毕业季,为了继承大夏大学创建百年的优良传统,学校精心挑选大夏大学办学历程中的校址元素,并从"大夏百咏"篆刻中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十方印稿,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将作为毕业礼物之一赠予2024届毕业生。明信片中印有以"自强不息""毕业即始业""进步永无穷""服务国家曰公曰诚"等句与大家共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还附属展出了两百余张珍贵的大夏大学历史图片,该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作者:

作者:袁婧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