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型日光温室里的营养基栽培樱桃西红柿果实累累。

日前,走进武邑县武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自动温控大棚,农业工人正在收割韭菜;而在该县贾寺院村贾兴彪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新型日光温室里,种植户正在摘着顶花带刺的黄瓜……这些鲜嫩的蔬菜打捆装箱,随即发往京津等地。

我区地处河北冲积平原,是农业大市、京津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近年来,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果蔬进京入津”,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扩规模、增效益,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广覆盖、强功能,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在武邑县紫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日光温室内,种植户正在向栽培床喷水,促进尽快出菇。合作社去年新建的19座日光温室已全部投入使用,是武邑县打造高品质果蔬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保障供应京津蔬菜的重要基地。“去年以来,我县围绕打造高品质果蔬产业,重点新建和打造3个园区,提升改造两个片区约6000余亩,确保稳定供应京津绿色安全果蔬产品。”武邑县农业农村局生产股股长骆文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技人员严格检测果蔬品质。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围绕果蔬产业发展,打造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和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去年实现了“品质、规模、产量、效益、市场占有率”五个新提升。我市积极推进露地设施化、设施标准化,持续增加节地节能节水等新型果蔬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果蔬3.16万亩,新增“万元田”2.03万亩。去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81个,总投资306.6亿元;已开工164个,完成投资75.1亿元。

深州市聚焦净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完善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助推产业做强做优,让“深州味道”飘香京津冀。同时,采取“互联网+农村超市(社区超市)+农户”的模式,通过简化流通环节、提供交易平台等举措,拓展农副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目前,我们的配送业务已经覆盖深州17个乡镇、465个行政村、500多家农村便利店,对外则全力拓展覆盖京津冀区域,以实现按需配送、产地直供。”深州市河北鲜天下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静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净菜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强做优。

为实现现代农业全面发展、提质增效,我市着力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销售链路的现代化。“我市大力实施‘农业+’工程,找准现代产业发展方向,面向京津冀城市群打品牌、拓市场、拿订单,丰富品系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扩大农产品销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持续做大做强净菜和预制菜产业。”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为让农业产品“走出去”,我市积极招引现代农业项目“走进来”。在冀州区,北京新发地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接近尾声。“项目有批发交易区、仓储加工区、电商服务区、冷链物流区、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建成后,将具备4万吨冷冻冷藏、1.5万吨生鲜蔬菜储存能力,年交易量可达120万吨以上。”工程负责人张彪说,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42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30亿元左右,可带动上万人就业。此外,当地还先后引入了千喜鹤、恒蔬无疆等业内龙头企业,以“龙头方阵”引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去年,全市共签约引进农业重点产业项目73个,签约引资127.71亿元。

推动果蔬产业乃至整个现代农业发展,政府护航保障是关键。我市在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的同时,根据地方实际,出台了《衡水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文件,实施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组织新优特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等举措,在资金、用地、技术等各个方面全力扶持。

据统计,去年,我市生产的蔬菜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由前年的5%提高到了7%,高品质果蔬产品成功打入天津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衡水“京南大菜园”、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功能效益日益彰显。此外,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下,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

今年,我市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继续巩固提升果蔬的北京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开拓天津市场。全力完善智慧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助力果蔬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培树衡水农产品整体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推进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2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增“万元田”3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850亿元以上。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天祥 黄建

摄影:陈康

编辑:张旭辉

微信公众号 :hengshui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