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每次读伟人的诗,都有一种豪迈之感。自古以来的王侯将相,在伟人眼中,也不过是一抔粪土。所以他能够看透名利,带领中国人民开创新中国。但也有人却为名利所困,一生在为那万户侯而努力,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民国时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唐式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式遵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唐辅臣是清末秀才,母亲早逝。家中有兄弟四人,唐式遵排行老大。尽管家庭条件优越,唐式遵的传统科举之路却不甚顺遂。科举无望后,他入西式学堂鳌峰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先进的思想,开始倾向于军事生涯。

在父亲的反对下,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文学,转而投身于军事,并对父亲慷慨陈词:“当今乱世,毛锥子何用,儿决心投笔从戎,博万户侯耳。”父亲说不过他,只能任由他折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年,唐式遵考入成都的弁目队,展现出了他在军事学习上的天赋。1908年毕业后,他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潘文华、杨森、王瓒绪等人成为同学,并在后来的川军内战中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四川速成系集团,为后来统一四川打下基础。

唐式遵的军事生涯起步于四川新军,他曾参与平定西藏的巴塘事变,并在武昌起义后历尽艰辛返回家乡。看着狼狈不堪的儿子回到家中,父亲讽刺道:“万户侯安在?”此言刺痛了唐式遵的内心,他连夜离家出走,投奔老同学刘湘。1915年,刘湘被任命为团长后,唐式遵在该团任营长,并在随后的战斗中表现出色,逐渐升为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洋政府时期,唐式遵因在战斗中的贡献被升为少将旅长,并在后来的川滇川黔之战中升为旅长。他在军事上的才能逐渐得到认可,但也因指挥失误而遭受过失败。

1937年抗战爆发后,唐式遵作为刘湘的副手,担任第七战区副总司令兼二十一军长,参与抗击日军。在抗战期间,他曾固守皖南,确保了该地区的安全,并牵制了日军的西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他曾模仿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言诗名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毛主席也曾对他客观评价,说他在抗战期间,“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唐式遵被任命为武汉行营副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二路游击总司令。然而,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力量逐渐崩溃,唐式遵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原本唐式遵在国民党内部也没有受到重用,但他却为了那个“万户侯”的梦,一直向老蒋靠拢。所以明知国民党败局已定,他仍然没有选择投降或退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初,蒋介石任命唐式遵为四川省主席,希望他能在四川稳定局势。但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唐式遵的任命并未能改变战局。不久后,他在前往川南途中遭遇彝族奴隶主武装,双方展开激战,唐式遵被击毙。他这个徒有其名的“四川省主席”,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去了黄泉,他也成为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阵亡的最高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式遵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他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军事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然而,在解放战争中,他的军事生涯以悲剧告终。他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心中的贪欲。当然,他在抗战中的贡献还是值得后人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