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岁的周学根,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捕鱼经历的老渔民,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他成为了堡镇生态养护社长江禁捕巡查组的成员,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力量。从捕鱼人到护鱼人,这其中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转身“上岸”后,他说“现在的生活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转身“上岸”后,他说“现在的生活更好了”

回首捕鱼往事

17岁从学校毕业之后,周学根就上船做了学徒,最早他跟船出海,捕捞的是鲳鱼、小黄鱼等。可是周学根晕船,只能去风浪较小的长江流域捕鱼,于是刀鱼、凤尾鱼成了他的主要捕捞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学根的父母都是渔民,在他的记忆里,父母那一辈的渔民都是以船为家,一生漂泊在各个港口,堡镇的港口是他们长时间停靠的地方。周学根出生后,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父母常常外出捕鱼。后来政府出台了政策,渔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他们便陆陆续续地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周学根的家乡——堡渔村就此诞生。

上世纪90年代,周学根用积攒的钱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船,与妻子一同操持起了跑船的事业。每年上半年出门捕鱼,下半年做运输,将崇明的农产品贩卖到市区。生意好的时候,一年可以赚到十几万元,在那个年代,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时,不论是长江还是海洋,只要随随便便撒下一网,一两个小时就能得到近千斤的渔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掘金”的行业。进入21世纪后,渔民们渐渐地发现鱼变得越来越少了,周学根回忆,最少的时候一网下去只有一两条刀鱼,有时候甚至一条都没有。

捕鱼人到护鱼人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开始。但其实早在2018年,崇明就陆续开始了禁捕行动——不再发放新的船舶证,鼓励渔民签字收船,上岸再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学根告诉记者,对于禁捕,起初他也有抵触的情绪,“我已经50多岁了,上岸还能做什么呢?”在实施禁捕的过程中,堡渔村的工作人员不断向他普及长江大保护以及“十年禁渔”的意义,堡镇生态养护社也向退捕渔民们开放了岗位,包括周学根在内的几十名老渔民纷纷通过考试加入了堡镇生态养护社长江禁捕巡查组,成为长江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他们在长江滩涂和堡镇地区的内陆河道进行巡视,查看是否有地笼、丝网等物品,并向垂钓者进行长江生态保护的相关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禁捕巡查组成员清理河道中的地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学根向垂钓者宣传长江大保护相关政策

“以前捕鱼的时候,经常能在长江里看到成群结队的江豚,后来就基本看不到了。最近几年,我在巡视的时候又看到了江豚,说明我们的生态真的是好了。”成为护鱼人的这几年,周学根深刻地了解到“十年禁渔”的意义,“为了子孙后代,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确实是应该禁捕,长江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周学根说。

现在的生活更好了

虽然收入减少了,但是周学根如今的生活却比以前安逸了许多。“原本捕鱼的时候没有日夜之分,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现在每天除了上班,我就在家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照顾一下孙子、外孙,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好。”周学根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江海中劈波斩浪的老船手,如今化身长江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周学根的经历只是无数退捕渔民中的一个缩影。对于他们来说,转身“上岸”并不是离开,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世代相伴的母亲河。

记者:施越;摄像:陈林健、施钮辰、施建峰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陈锦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