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5岁的于先生感慨,连50岁都没到,自己的心脏就已经很不好了。

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于先生一直感到胸痛,但他没有重视,晨起之后,胸痛突然一下子剧烈了,于先生用手捂着胸口,他依靠在沙发上,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家人见情况不对,急忙拨打了120求助。

十几分钟后,于先生被送到医院,通过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万幸的是,经过医生的积极抢救,于先生终于转危为安,查房的时候,他感慨地对医生说,连50岁都没到,自己的心脏就已经很不好了。

事实上,像于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冠心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问题来了,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提高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呢?

就拿于先生来说,一米七零身高的他,体重却高达190斤,如此肥胖,他经常走不了两步路,说不了几句话就气喘吁吁,为什么如此胖?归根结底,饮食上毫无节制,平时又不愿意运动,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自然就越来越肥胖了,肥胖会对心脏造成严重负担,时间长了,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自然也就高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心脏好,不仅要管住嘴,也要迈开腿,今天就来和大家谈一谈,究竟哪些运动对心脏健康最好?

第一,游泳

游泳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运动方式,游泳这种运动对于关节的磨损是非常小的,而且游泳的时候对全身的肌肉都有很好的塑形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在所有的运动员里,游泳运动员的身材往往是最好的。

对于肥胖的人而言,由于体重的超标,使得膝盖存在很大的负担,让他们用跑步这样的方式去减肥,变得更为困难,游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跑步

虽然游泳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但很多人是旱鸭子,而且到了一定年纪以后,他们也不想再去学习游泳了,还有,游泳需要专门的场所,有时候还要担心水质安全,但是跑步就不同了,所以相对于游泳,跑步可能更受欢迎。

跑步受到的限制很少,只要你想跑步,随时可以跑起来。

跑步能够很好的锻炼腿部肌肉和腹部肌肉,所以坚持跑步,对控制体重同样是有利的。

第三,走路

很多人年龄比较大了,再加上有基础疾病,哪怕稍微大一点力度的运动,他们也坚持不了,所以很多老人会选择走路,因为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

那么,走路能锻炼身体吗?

当然也是能的,走路有助于锻炼身体,改善心脏的功能,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走路也要控制步数,一般来说,走路的步数最好控制在6000-7000步/天。

第四,广场舞

对于很多人选择跳广场舞,其实这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广场舞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而且跳广场舞有很多志同道合者,大家在一起更能长期坚持下去,广场舞跟随音乐舞动,既有助于放松心情,也有助于锻炼身体。

第五,等长运动

2023年7月16日,《英国运动医学》上发表了一项来自英国坎特伯雷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1990-2023年期间发表的270项涉及15827名受试者的对照研究,对不同运动模式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

结果发现,所有的运动都对降低血压有帮助,但是等长运动下降的幅度最大。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等长运动,等长运动也称为静态运动,是指身体保持在原位并保持恒定的肌肉张力(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发生改变)而又不移动关节,如靠墙蹲、平板支撑、臀桥、踮脚尖等都属于此类运动。等长运动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提高肌肉的力量、灵活性,还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增加身体的协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