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47岁的黄先生(化名)前不久就被一颗蛀牙搞得寝食难安,最终他去做了治疗,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治疗一周后,他昏迷了……最后查出问题就出在这颗牙上,怎么回事?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资料图

一颗牙差点要了他的命!

5月2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享了一个案例,提醒大家牙齿问题绝不是小问题!

黄先生前不久因为被牙痛折磨得睡不好、吃不下,就在家附近的牙科诊所做了根管治疗。牙不痛以后,黄先生找了朋友组织了外地出游三天。旅游回家后第二天,黄先生出现了发热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到了傍晚时分,黄先生妻子喊他起来吃晚饭,发现他呼之不应,怎么叫也没反应,整个人好像昏过去了,立马拨打了120救护车送到浙大一院急诊科。经过一系列检验诊断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怎么会颅内感染?”黄先生表示自己每年按时体检,也没什么基础疾病,怎么就得了化脓性脑膜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杨益大介绍,很多牙齿治疗是有创操作,我们口腔中存在数百种细菌,而我们牙周及面部有丰富的血液循环与颅内相连,当人免疫力低时,细菌就可能乘虚而入,甚至进入颅内从而引发颅内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算是比较严重的颅内感染疾病,有一定的病死率,很多还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如果确诊、治疗不及时,很多患者都会留有后遗症。”杨益大强调,除了牙齿有创治疗要当心,平时大家有烂牙,也要及时治疗,治疗时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并且注意休息,一旦我们身体免疫力降低时,烂牙里的致病菌会大量繁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甚至导致颅内感染。①

牙不好这6种病主动找上门

1. 牙不好,心受伤

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林江2020年在京医通刊文指出,牙周疾病患者患心脏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数倍!

在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中,每一立方毫米的牙菌斑中就可能有一亿多个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通过伤口进入血管,可能产生一种胶状蛋白质,粘在血管壁上逐渐加重动脉硬化,堵住血管。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致病菌可导致菌血症,伤害心内膜并在其上面依附繁殖,即可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②

2. 牙不好,血糖失控

林江医生表示,牙周炎和糖尿病是相互作用的!当糖尿病患者同时患了牙周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炎症介质增多,可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从而使患者的血糖水平难以控制。而糖尿病患者本身由于血糖升高,也处于一个慢性炎症的状态,这同时也会使牙周病致病菌更容易在口腔寄生和感染。②

3. 牙不好,胃受累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博2015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就是从口腔开始的,牙齿可以把食物撕裂、磨碎。如果牙齿不好,很容易‘囫囵吞枣’,加重胃的负担。长时间如此就会出现咀嚼无力,导致龋齿、牙周炎等病症,同时造成恶性循环。”

口腔里的一些消化酶还没来得及和食物充分混合就到了胃里,不但加重胃的负担,而且咀嚼不充分、吃饭吃得快很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这样对胃的健康十分不利。此外,如果口腔里有龋齿的话,滋生的厌氧菌很容易顺着食道进入胃,引发胃部的感染。③

4. 牙松动,骨遭殃

牙齿好坏也反映体内骨骼的情况。“有些病人,三四十岁牙齿就脱落很多,既不是龋齿也不是其他牙病,这种情况建议他查查骨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师钟丽曾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是体内矿物质沉积导致牙齿中钙、磷的质量较差,而牙齿的质量能反映出骨骼的结构不太好。

相当一部分人在检查出骨质疏松前的一段时间就曾出现过牙齿脱落的现象。这些病人如果在牙齿发生松动时就能关注到骨骼,也就不会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发生。③

5. 牙不好,脑受伤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2022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牙周病的一种主要致病菌,增加了患这种疾病的风险,而且还与这种疾病的更快发展有关。④

6. 牙缺失,易误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青莹2023年在老年健康报刊文指出,当老年人出现龋齿、牙周炎、牙齿磨损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牙脱落或被拔除。缺牙后,缺隙两端的牙齿会慢慢向缺隙处倾斜,使牙齿间隙变宽,进而容易嵌入食物残渣、滋生细菌,损害牙齿及牙龈。缺牙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发音和容貌,还会严重影响日常进食,降低咀嚼效率、影响口颌功能,甚至导致食物或假牙误吞,危及生命。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时报图

保护好牙齿,做好这8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陈曦2021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认真遵从以下8条爱牙护齿的“金科玉律”,有效预防口腔疾病。⑥

1. 使用水平颤动法有效刷牙

2. 选择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缝隙

3. 一天2次刷牙,同时饭后要漱口

4. 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5. 定期(每年2~4次)去口腔专业机构专业用氟,保护牙齿健康

6. 每年至少一次去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口腔洁治

7. 戒烟、限酒、拒绝槟榔

8. 定期口腔检查至少一年一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2024-05-24浙大一院《一颗烂牙是怎么“要命”的?》

②2020-01-18京医通《心脏病、糖尿病、肿瘤都可能与这个口腔疾病有关……》

③2015-03-19健康时报《一口牙会连累全身》

④2022-09-20健康中国《保护身体健康,从“齿”开始|全国爱牙日》

⑤2023-11-29老年健康报《“8020”,您能做到吗》

⑥2021-09-23健康中国《人未老,牙已衰!8招应对“中年牙齿危机”|从“齿”开始》

编辑:王楠

审稿: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