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质高原夏菜陆续上市

5月,是榆中头茬高原夏菜陆续成熟的季节,在夏官营镇满福合作社蔬菜保鲜库前,工作人员将农户送来的红笋、芹菜、西兰花等高原夏菜分拣、清洗、移入保鲜库,48小时后,这些新鲜的高原夏菜将被送到东南沿海城市市场,成为居民餐桌主角。2024年,榆中县计划种植蔬菜41.7万亩,预计产量99万吨,产值25亿元,创造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附加值70亿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35%以上。

坚守初心 严把蔬菜质量关

榆中县金崖镇齐家坪村,连片种植的高原夏菜翠意盎然,生机勃勃。“高原夏菜是榆中的一张名片,作为一名质控员,我的工作就是抓蔬菜质量,用好菜赢得市场。”在地里忙活的齐家坪村农产品安全质量协管员齐科恩介绍,这些芹菜是头茬菜,已经陆续上市,二茬蔬菜大概到9月上市,10月底基本结束。去年,该村种蔬菜人均收入达1.7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行情来看,若产量稳定,今年人均收入将达到2万元。

近年来,榆中县围绕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产业核心区,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扶龙头、育品牌,加快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被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勇于创新 推进“九大工程”

在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千亩设施农业基地的育苗大棚内,二茬蔬菜种苗已长出幼苗。工作人员正在给种苗浇水,用1个手持遥控器,1个人1天便可完成2个育苗棚的浇水、控温。

榆中县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全面推进现代种业品质提升、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融合共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装备提升、多元经营体系构建、都市农业品牌塑造、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九大工程”。同时,持续推广“一月育苗、三月移栽、五月上市”设施温室育苗和钢架冷棚融合种植,春茬蔬菜平均上市周期提前15天、秋茬推迟15天,有效解决集中上市、压价竞争问题。

抱团发展 激活产业发展动力

“我们将成立蔬菜发展协会,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实际困难,为农户在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共享市场销售信息。”在5月中旬召开的榆中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吴贵军表示,希望通过协会搭建平台,形成合力,真正解决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榆中县通过推进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无害化处理,全力打造中部川源河谷高原夏菜核心区、南部二阴山区冷凉型蔬菜生态种植区、北部干旱山区兰州百合特色种植区、城郊设施农业发展区。

切实用好独特气候资源和产品富硒优势,累计建成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8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15个。建成蔬菜保鲜库112座,储藏能力达到16万吨以上,年外销蔬菜140多万吨。累计培育高原夏菜“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5个,成功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10个。带动全县18个乡镇、24万人在高原夏菜产业链发展中走上致富路。

通讯员 张永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

责任编辑:马和相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