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檀香山,距离市区约5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非常气派的墓穴,仅墓碑就高1米,宽2米,材质是很好的花岗岩。

此处墓穴的选址非常符合中国人讲究的“风水”,背山面水,临近的是一座日本寺庙。

墓碑上刻写的是汉字,墓的主人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赵一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了半个世纪,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恢复自由。

恢复自由后,他就到夏威夷生活,直到客死他乡。张学良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虽然他有功于革命,但也因为“九一八”事件遭受唾骂。

他与蒋介石是“结拜兄弟”,但因利益纠葛也并非“亲密无间”,最终走到了“因怨生恨”,张学良被自己的结拜弟兄关押了半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虽然客死他乡,但是葬身之处却是一块风水宝地,所处方位位于山腰高低,视野开阔,单从墓碑来看,他的葬礼并不“寒酸”。

相比之下,他的父亲张作霖的墓穴就显得“寒酸”多了。我们到辽宁锦州凌海市石山镇南驿马坊村,在一片果林中,通过一条长达64米的青砖甬道,就能看到张作霖的墓穴。

墓穴由两座圆拱形的水泥包坟组成,墓中安葬着张作霖、张作霖夫人、张作霖母亲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穴经政府出资多次修葺,但仍难与张学良墓穴的“高档大气”相比。游客稀少,前来扫墓的人几乎没有,这与张作霖生前的无限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终年53岁。临终之际,张作霖将位置传给了“小六子”张学良,并叮嘱他要以“国家为重”。

谁知道,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丢失了东三省。“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再也没有回过东北,余生也再也没有给父亲扫过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张学良恢复自由后,曾想到东北为父亲扫墓,却因故没能成行,错过就是余生。

也许是身不由己,也许是有难言之隐,也许是难以成行,总之就是至死再也没给父亲扫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