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东光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境内水系发达,河渠纵横,坑塘棋布,经过中央、省、市各级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初步建成了以“六河四渠”(六河:南运河、漳卫新河、宣惠河、沙河、龙王河、江沟河;四渠:胜利渠、跃进渠、革新干渠、漳龙干渠)为骨干和千余座农村坑塘为配套辅助的水利调控体系,总长度1266公里。其中,南运河漳卫新河是流经东光县的2条行洪河道,承担上游泄洪行洪任务,建有引水闸5座(其中漳卫新河2座、南运河3座),县管节制闸17座,乡管节制闸70座,扬水站(点)200余处,桥闸涵400多座;仅村庄坑塘达902座,建成全省第一座县级平原水库——观州湖水库,建成两座地表水处理中心水厂及农村集中供水厂16座,一次性蓄水能力7000万立方米,实现了全县沟渠、河道、坑塘联网,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供水,村村通、人人饮长江水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按照河北省人大系统开展“三项联动监督、一行动”工作要求,东光县人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确保防洪工程体系高质量建设,高效能发力。

突出重点,未雨绸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积极作用。东光县的大部分代表来自基层,工作在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密切关注基层群众对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工作的反响和意见,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为政府改进和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供参考。此外,通过走访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县上下形成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全面促进了全县防洪体系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提升。

强化质量,精准监督,确保防洪工程安全有效。东光县人大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督导专班,实地查看了南运河码头闸、漳卫新河王营盘引水闸、曲庄沟河坡水毁修复等项目工程实体质量,通过查阅质量监督管理和项目参建单位质量评定验收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对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参建单位质量体系、质量行为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防洪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完善、质量监督工作扎实有效,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督,确保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

协调联动,务求时效,力促在建项目如期完成。2024年东光县承担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补水河道清淤整治”“宣惠河陈桥闸改建”共三项重点民生实事,总投资8490万元,通过工程实施形成“河、沟、渠、塘”互联互通,“引、蓄、排、灌、储、供”并立,旱能浇、涝能排的良性安全水网体系,保证77万亩耕地的粮食安全生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纳入人大票决大事实事,水务、发改、财政、乡镇、自规、交通、电力等单位分工合作协调联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过程共同视察监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调度,解决问题,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各项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已完成江沟河及江龙支渠共计23.59公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剩余工程在雨季到来之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