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绿意盎然,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镇丰坝村良田坳林下黄精种植基地,新栽的黄精长势喜人,把土地染上了翠绿色,10多个村民有说有笑,正在忙碌地除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正在忙碌地除草(李昌焯 摄)

“四月下旬以来,我大家伙儿一起来黄精基地除草,干活20多天,累计获得收入1800多元,既可补贴家用,又可照顾家庭。”村民刘来凤高兴地说。

“四年前,我们与贵州益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种植黄精协议,在村里发动村民种植黄精。”丰坝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文海说,公司免费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实行“订单式”收购。目前,该村黄精种植面积1800余亩,利益联结农户196户775人,带动51户192人就近就业,每年实现务工增收5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岑巩县天星乡山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万再祥 摄)

近年来,岑巩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建立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种植养殖融合发展。同时努力营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釆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省内外客商到岑巩参与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目前,我县已建成百亩基地84个,千亩基地11个,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岑巩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全县参与林下黄精种植的公司、企业、合作社22家,其中6个州级林业合作社、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1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截至2023年底,岑巩县林下经济每年利用森林面积达4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6.64亿元,林药4.02万亩、林菌0.1万亩、林蜂1.04万箱、林禽34.5万羽,覆盖农户4800多户,受益农民2.16万人,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产业带动附近8万多人次参与管理、采摘等环节,实现务工增收6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岑巩县平庄镇种植的黄精郁郁葱葱(吴念 摄)

下一步,岑巩县将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如既往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在林下产品加工上下功夫,延长绿色产业链条,促进更多群众增收,着力实现山川秀丽、农民富裕、城乡美丽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