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经销商“逼宫”事件持续发酵,保时捷终于“坐不住了”。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发出官方声明,虽未明言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但隐晦透露了其与经销商在包括商务政策、电动化转型等诸多领域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涉及诸多层面

对于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一事,本报此前作出报道(详见: )。

事件起因是:在车市日趋内卷的背景下,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选择向经销商压库,然而压库对部分经销商来说有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导致保时捷与部分经销商双方矛盾激化,部分经销商停止提车,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的同时并且更换相关高管。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火速发布了《掠去浮云,洞察正见,坚守向前——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

在声明中,保时捷中国虽未明确提及“逼宫”事件,但隐晦地表示:“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近期外界对我们的合作关系和未来发展表达了关切,我们表示理解并感谢大家的关心。”

保时捷中国方面称,在行业变革和转型期,汽车厂商始终要积极倾听经销商来自一线的声音,厂商与经销商只有更加紧密地合作并彼此支持,才能更好因地制宜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业内之前爆料,保时捷总部此前派遣调查团前往中国,调查中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在此次声明中,保时捷中国也提及,与经销商通过充分探讨,寻求有效的方式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这些讨论涉及诸多层面,包括但不限于商务政策、本土客户洞察、客户服务以及电动化转型等诸多关键领域。”保时捷中国方面称。

中小经销商诉求难满足

实际上,记者向知情人士进一步了解到,这家豪华汽车品牌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主要源于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经销商对销售任务产生异议,且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以来,保时捷在华销售大幅下滑,不得已向市场推出前所未有的折扣。

据记者了解,对于价格最低的保时捷Macan车型(入门款价格57.8万元),深圳多个保时捷中心均释放巨幅折扣。其中多家保时捷中心优惠幅度高达17万元,这也令该车型低配入门价格已经下降至40万元左右,直接与包括蔚来、理想在内的部分新势力品牌车型形成竞争。

而保时捷旗下的第二款纯电动车系——全新纯电动Macan已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售,建议零售价72.8万元起。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终端便出现超过8万元折扣。另据深圳一家保时捷中心透露,其首款新能源车型Taycan目前的折扣高达20万元(入门款建议零售价100.8万元)。

大幅释放折扣,意味着经销商利润骤降,甚至出现亏损。

据悉,上述经销商投资人签署协议的前提条件是,保时捷中国针对销售新车的亏损予以赔偿。其中,美东集团要求补贴新车1个点毛利;百得利集团等经销商依靠汽车流通协会发函,要求补贴4个点毛利。

不过,据上述人士透露,保时捷更为重视宝爱捷、捷成等大型经销商集团,而上述三家经销商并非保时捷在华核心经销商,其诉求没有得到保时捷中国的及时回应。

据悉,美东集团在全国拥有16家保时捷经销商门店,多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新丰泰和百得利均约为5家,同样在一线城市涉足不深。

相比之下,宝爱捷是德国大众集团旗下萨尔茨堡保时捷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华有18家保时捷门店,且多在一线城市布局。而捷成集团于2001年将保时捷引入内地,目前在8个一线城市设立了21家保时捷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

此前,一名不愿具名的经销商人士也向记者证实,“部分新设立、体量尚小的经销门店可能会出现较大经营压力,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则情况稍好。”

大举投身电动化

实际上,保时捷加入降价大军,不仅仅影响经销商盈利,二手车的保值率也会受到波及。作为汽车消费市场的“奢侈品”,保时捷保值率的下滑将加重持币待购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保时捷仍为目前最保值的豪华汽车品牌,但其保值率从1年的83.1%同比下滑至76.7%。另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消费者洞察报告,约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不再愿意为外资品牌支付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量承压和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已有保时捷经销商选择退网。今年3月,隶属于捷成集团的保时捷中国第100家销售网点广州天环广场门店已关店撤场。

而保时捷也试图通过大举推新来扭转局面,尤其是大举实施电动化转型。今年也是保时捷推出新产品最多的一年。

按照规划,保时捷2024年计划向市场推出不少于四款全新或者大幅改款的车型产品,Panamera、Macan、Taycan和911四大车系都有新款车型的推出。

其中,纯电动Macan与新款Taycan已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同时,保时捷将在2030年力争将80%新车销量为纯电动车型,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00亿欧元用于数字化。

编辑:乔伊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